【穆桂英平南】(73)(2/2)

茶几的四边,各放着一张凳子。

一名士兵走上前来,将凳子全部踢到一边,示意后面的几名士兵,将杨排风放到那茶几之上。

那茶几长五六尺,宽不过两三尺,四条腿不过成人的膝盖那么高。

那些士兵将杨排风仰面朝天地放在茶几上。杨排风的两条小腿长出几面,垂到地上,脚尖正好够到地上。士兵们拿了两条绳子,将杨排风的双腿分开,脚踝和两条茶几的木腿捆绑在一起。待捆绑完毕,又拿两条绳子,将杨排风的双臂往后扯去,和另两条木腿捆了个结实。

虽然杨排风是平躺在桌面上,但四肢都往后拉伸过去,上身便也不自觉地往上挺了起来。那结实的乳房和平坦的小腹,成了一幅诱人的山水图。被炭火烧灼过的私处,耻毛无比凌乱,不规则地缺了好几块,露出毛发之下的皮肉。烧伤的皮肤乌黑,褪去柔嫩的表皮,露出皮下血淋淋的皮肉。

杨排风望去那些助纣为虐的士兵,道:“你们,你们快把我杀了,给我一个痛苦的吧!”

士兵们摇摇头,道:“我们怎敢杀你?今夜我家将军要好好享用你,若我们将你杀了,将军怪罪下来,我们可是吃罪不起的。”

杨排风的嘴角泛起苦涩,想不到落入敌营,求死都那么不容易。昨夜一战,自己早已身败名裂,她实在不愿意自己继续这样被人糟蹋下去,到最后连名节都保不住。

一名士兵伸手捏着杨排风的乳房道:“方才两位将军说了,今夜他们享用完了之后,会把你赏赐给我们。若你死了,我们又如何与你行云雨之乐呢?你还是留着这身子,到时候好好犒劳我们一番!”

“我绝不会让你们得逞的!”杨排风怒羞已极,挣扎着要去打那士兵。可此时手脚早已被捆得紧紧的,根本挣脱不开。

“哈哈!好一名女将军,待轮到我们兄弟几个玩乐时,定让你欲仙欲死!”

看着杨排风挣扎愤怒的样子,那几名士兵士兵哄笑着。

就在此时,忽闻城楼下一阵锣鼓喧哗。

“出了什么事?”一名士兵惊问道。

“走!出去瞧瞧!”那领头的校尉道。

几名士兵出了侬氏兄弟的卧房,几步走到城堞上,往下张望。只见关后彩旗飘扬,一队身着五彩锦衣的士兵,人马齐整,正在陆续进关。

约是阿侬和杨梅也听到了鼓声,匆匆迎了出来。

那队入关的人马,为首的是一名年老的太监。此人见了阿侬,急忙下马跪拜,道:“见过太后娘娘!”

阿侬点点头,示意那老太监起身,问道:“你不侍奉在皇上左右,来此何干?”

只听那太监道:“老奴此番前来,乃是奉了皇上的圣旨。”

阿侬道:“既是圣旨,快快宣读!”她令左右摆下香案,待一切准备停当,便请那太监立于香案之后,展开圣旨宣读起来。

阿侬手拄招魂幡,威武有如天波府的畲太君一般,身后的文武大将皆跪了一地。只听那太监宣读道:“奉天承运皇帝,诏曰:新岁在即,普天同庆。朕知母后鞍马辛劳,不忍独欢。特恭请母后即日启程,返回邕州。虽军中大小诸事繁冗,皆由上下将官共之。宋之大敌,由昆仑门户,不足惧也。凭城而战,岁后再行定夺!”

阿侬接了圣旨,令人将那老太监送入后房歇息。

杨梅待那太监走远,道:“如今吾军士气大盛,连擒宋军数将,宋帅穆桂英又是下落不明。正是出关反击,收复失地的最佳时机,若此时奉了诏书回邕州,恐怕前功尽弃。前日末将接到宋军内细来报,狄青已纠结西北铁骑数万人,星夜兼程而来,如让两股宋军合而为一,怕再难取胜。”

阿侬低头,沉默良久道:“也是许久没有和吾儿团聚了。急召人马,将侬智光、侬智会等兄弟速速传回,三日后启程返回邕州。”阿侬自嫁给前南王侬全福之后,便被交趾郡王逼迫,一生颠沛流离,和几个儿子更是离多聚少。如今大南国甫建,心头的骨肉亲情便又萌生开来。

杨梅急道:“这前方战事吃紧,宋军已成强弩之末,若我们此时离去,怕其死灰复燃,日后若要再胜,难上加难。”

阿侬道:“皇上的圣旨已写得明白,新岁佳节,三军欢度。大南国有昆仑门户,足可拒千军万马于关外,只需凭城固守,宋军即便长了翅膀,也万万飞不过来的。”

杨梅道:“昆仑关虽然坚固,但宋军势大。如今交趾又在关后蠢蠢欲动,若不是惧怕宋帅穆桂英的神威,怕早已越界而入。届时我南军必将腹背受敌,恐难抵挡。”

阿侬道:“交趾狼子野心,昭然若揭,莫不是宋天子不知?莫不是穆元帅不知?宋与交趾,若要合兵,早已合了,也不必等到现在。”

杨梅道:“纵宋与交趾不能相合,论宋之四海天下,精兵百万。我大南国弹丸之地,若要取胜,实属不易。如今恰逢宋军轻敌,将帅离散,可一击而胜之。

如等到来年,必将重整旗鼓,胜之愈难。”

阿侬沉默许久,缓缓道:“如你所言,也并非没有道理,只是……”

话音未落,只听关外一声炮响。不多时,关门大开。一名蓝旗官飞马来报:“禀太后,黄丞相率部来归!”

阿侬脸上的愁眉稍展,甚至连皱纹都像是少了许多,忙道:“快快请入城来!”

不多时,只见南国丞相黄师宓一脸风尘仆仆的样子,疾步走到阿侬面前。他满脸疲倦,但眉梢上却似乎颇有喜气,见了阿侬施礼道:“下官见过太后娘娘,恭祝娘娘万福安康!”

阿侬亲自起身,将丞相扶起,问道:“丞相奉旨前往桂州押送穆桂英回邕州,何故姗姗来迟?”

黄师宓接道:“下官奉了陛下旨意,一路不敢懈怠,风餐露宿许多时日,方才到了桂州。那宋帅穆桂英确为三王殿下所擒,羁于牢笼之中。下官按圣上的旨意,接了穆桂英,便返回邕州。不料人马刚行至拦马关,却被几名宋军细作偷袭,让他们救走了穆桂英。下官唯恐有负圣托,率部追赶。岂知穆桂英一行,竟西出昭州、恭城,转道北上,往全州与大部人马会合。下官疾赶数日,亦未所获。那穆桂英在灌阳得到了山贼的接应,终被护送至全州。下官见全州宋军势大,不敢轻敌,便率部回转。哪知穆桂英用兵如神,不消几日,大军便直逼昆仑关下,又让余靖所部扫荡广南,下官势单力薄,各路州县又皆为其所破,道路皆为其所阻,不得返回,只好取道钦州。昨日夜里幸得侬平、侬亮二位将军出关破敌,使宋军稍退,下官才得以寻隙入关,再见太后娘娘的圣容。”

阿侬喜道:“丞相平安归来,实乃我大南国之福!”

黄师宓道:“下官此番出邕州,虽然半道里丢了穆桂英,却也没有辜负陛下所托。”

“哦?此话怎讲?”阿侬问道。

“下官也不知何故,宋帅穆桂英竟然出现在钦州,落入了交趾人和宋军游勇的手里。下官趁敌不备,突发袭击,又将穆桂英擒于帐下。此番入关,特将其献于太后!”黄师宓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