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历史]衣被天下 第86节(2/2)

“简直是丢脸。”朝堂内的不少臣子都对此唾弃不已,并且疯狂diss南方政府简直是竭泽而渔,连日本海都洗不干净他们的穷酸气。

“……那,依将军看,如果大明同意我们上贡,我们要送什么?”北朝刚刚即位的后小松天皇今年才六岁,听到幕府将军足利义满报出的一系列名单之后立刻露出了肉疼之色。

别看足利义满报得大方,里头的大部分宝物可都出从天皇的内库里头出的。

对于小天皇的不舍,足利义满出于对这个亲己派小天皇的耐心,温和解释道:“殿下,大明皇帝慷慨无比,如果他愿意和我朝建立朝贡关系,我们绝不会吃亏。”

足利义满慷慨直言:“此前南朝的那些吝啬鬼就是试图用些木料皮货鱼干,换得丝绸瓷器等封赏,因此惹怒了大明的皇帝。所以,为了让大明的皇帝对我们生出好感,我们必须要在气势和质量上都压他们一头,以此展现我们的诚心,以图未来。”

这次的天使来访对于北朝来说可以说是一次跨时代的外交活动,说不定这次招待好了,明朝的皇帝就会认可北方政府的合法性,届时即便没有三神器,小天皇也会获得名声上的正统性。

名头这个东西,有些人毫不在意,但在关键时候,“名正言顺”这四个字是能够压死人的。

而即便明朝皇帝不给他们分封,建立朝贡关系于他们而言也是有利无害。不说大明官方的封赏,单单就朝贡时商人夹带的货物一来一回的差价就足够让随行的商户赚个盆钵满盈了。

要知道,一匹大明的丝绸在日本可以翻手卖出十倍乃至于二十倍的差价,而大明的瓷器在日本那更是有价无市,如果翻手卖给西洋人,溢价甚至可达百倍。

这也是南方政府笼络商人的一种手段。

南方政府明言:只有给皇室奉上足够多钱财的商户才能够充当使者前往大明。说白了就是出售使者的身份,若非有这个手段,那个穷光蛋政府早就入不敷出了。

为了笼络大明的使者,足利义满三令五申,一定要将大明的使者招待好,无论他们提什么要求都要尽一切可能地满足。

要钱给钱,要女人给女人,要礼物给礼物,反正就是一定要把人伺候得舒舒服服的。

但令北方政府没有想到的是,这次大明派来的使者们都相当年轻,可能也是因为这样的关系,这些使者的态度居然相当不错,也没什么倨傲的态度,只除了一点……

“大明的皇帝陛下被北倭王的诚意感动,愿意给予贵方一次机会,接受你们的朝贡,但是由于你们没有朝贡过,生怕你们失了规矩,所以命我等列明清单。”使者双手将一封盖了洪武帝宝戳的卷轴放在了双手向上奉迎的足利义满手中,和蔼道,“足利将军和倭王殿下可以打开看一下,如果有不懂或者做不到的,我们可以商量。”

……嘎?

北朝的君臣都有些莫名其妙,这朝贡哪有先写好单子的道理,以往不都是大家送什么那边收什么的?但是看这使者的态度,似乎十分肯定他们会答应。

在使者面前,足利义满也不敢擅自越权,他恭敬接过卷轴后转到帘后,借由影影绰绰的竹帘遮挡打开了卷轴。

卷轴一打开,足利义满的嘴角顿时一抽。

这卷轴上的内容,与其说是朝贡名单,不如说是明码标价,明明白白告诉他们上供多少白银和珍珠能够得到什么等级的货物……不,赏赐。

怎么回事?大明的皇帝是吃错药了吗?怎么会这么锱铢必较?

帘子外头使者有些意味深长的话语轻轻响起:“我们相信北朝倭王和南朝倭王……虽是同出一脉,但应当有所不同吧。”

“此前,日本国多次朝贡来的货物我们都无法消化。考虑到有海峡相隔,双方的审美情趣可能有些不同,所以,皇长孙殿下便指示在下列明清单特此说明,也是为了避免贵方重蹈覆辙。”

“哎,其实这样的朝贡体制我们也是第一次实行,倭王殿下如果有意见也可以提出,我们可以再商讨一下。”

有意见,当然有意见。朝臣们差点要炸锅了。

大明的使者垂眸敛袖,一派无辜地补充了一句:“大明的皇帝陛下让臣带上一句口谕:这条规是年幼的皇长孙所列,或许有些过于苛刻,但是皇长孙初涉政务,陛下爱孙心甚不忍反驳,于是承诺,若北朝天皇愿意按此上供,陛下每年都可以接受北朝天皇的朝贡。当然,如果贵方实在难办,也可如南朝一般……”

顿时,朝臣们想要吐出的反驳全都噎在了嘴里。

这话的意思是,如果接受的话,那么他们就能每年都去采购(划掉)朝贡一次,但如果他们不答应的话,就和南朝一样十年一次。

选择哪个还用问吗?

卷轴上所写的需求品多为金银,且需求数量着实不小,但对盛产金银的日本国且富得流油的北方政府来说问题倒也不是很大。众人一番盘算后觉得按照上头的标价自己还有得赚,如果再加上跟着使团的走私队伍,利润还是非常可观的。

在心中算完之后,抖着嘴唇的右大臣吸了几口气,硬生生地挤出了一个极为灿烂的微笑:“感谢皇长孙殿下的体贴和天子的宽容,我们非常愿意按此条例上供,请使者务必将我们对大明皇帝陛下的尊敬和对皇长孙殿下的谢意转告二位尊者。日本国的朝贡队伍会在一个月之后起航,赶在飓风季开始之前抵达大明海湾。”

一个月啊……

使者眸光一闪,立刻意识到卷轴上的白银需求对于日本来说似乎不是太难,看来皇长孙所言日本产银确实不假,就是不知道还有没有别的好东西。

想到出行之前,皇长孙特地交代他便宜行事,蹇瑢面上挂着微笑,说完了官方客套话之后表示自己可以在日本停留一个月,到时候和日本的使节一起上京。

当然,在等待期间,他也可以帮忙看一下日本的出产,给下次朝贡名单提供意见。此举当然得到了北朝政府的千恩万谢。

由于上头的看重加上可以蹭大明的船舶,日本国北朝的朝见队伍在半个月之后便出发了,而他们的出行也惊动了南朝。

本就处于风雨飘摇的解体边缘的南朝政府在得知北边居然去大明朝贡后惊慌不已。

大明皇帝之前刚刚用极为严厉的词汇警告他们十年一贡,转头就去接触了北方伪政府,这是什么意思?

“难道大明的皇帝要承认北方的正统性吗?”南朝的后龟山天皇惊慌不已。

一旦大明作为宗主国承认了北方的正统性,他的地位必然会受到影响,之前那些左右摇摆的骑墙派一定会以此为借口彻底倒向北方。

后龟山天皇在他的小朝廷中大发雷霆:“大明的天子怎能如此?我才是有三神器有册封的正统。”

“陛下息怒!”他的一个臣子眼睛微闪,在天皇的咆哮中站到了堂中,“臣认识一个从大阪来的商人,他告诉了臣一些事……”

二人对话转为窃窃私语,片刻后,天皇的声音突然放大:“什么?银?”

很快,他的声音又低落了下去。

虽然在北朝政府口中,南朝政府是个穷光蛋,但很显然,天皇手中也不是真的没什么存货呢。

毕竟小金库嘛,谁都有。

将下头送上的小纸条放在蜡烛上点燃后,木白捏着老爹给他的钥匙,牵着弟弟的手打开了属于自己的小金库。

作为皇长孙,木小白从小到大拿的小红包那是真不少,而且作为亲子,他和弟弟还将共享母亲的全部嫁妆,不过那是他们成年后的事情了。

已经去世的太子妃是开国大将常遇春的嫡长女,当时又是嫁给太子,据说当时太子妃的嫁妆可是真正的十里红妆,热闹非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