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5章 资金缺口(1/2)

连着在红河县下辖的各个镇走了几天,我们这一行可谓是收获颇丰,尤其是那几个随行的示范户,估计是看到了光明的发展前景,这些人就像是打了鸡血一样,甚至都不用我和向明海嘱咐,他们每到一个地方都虚心的向当地产业带头人认真求教,小本子上记得密密麻麻,见他们热情高涨,向明海就对周远洋提出能不能召开一个讲座专题传授一下经验,而对于这种给自己脸上增光的事,周远洋当然是满口答应,当即就拍胸脯说一切都包在他身上。

第二天上午,在周远洋的组织下,一个名为“温室大棚种植技术交流会”的讲座在红河县委县政府办公楼的一个小型会议室里召开,不过他本人因为临时要到市里去开会,所以在匆匆讲完开场白以后就跟我们告罪一声离开了,望着随行那几个示范户像小学生一样认真听讲,我和向明海会心一笑,然后就走了出来。

虽然已经时值冬天,但因为红河县地理位置相对靠海的缘故,外面的气温却没有那么冷,反正闲着也是闲着,向明海就提出在附近转转,走出大门以后,他轻声道:“常思,来了红河县也有几天了,有什么感想?”

“大开眼界啊。”

我轻轻叹息了一声,感慨道:“都说人比人气死人,你看看人家红河县,再看看咱们,这就是差距啊。”

其实在来这里之前,因为没有直观概念的缘故,所以我也没觉得红河县到底有多么了不起,毕竟现在全国都在发展经济,而农产品又是公认的低成本低效益,即便是这个地方声名远播,我也认为电视和新闻上的报道有些夸大其词,可事实却证明我错了。

经过这几天的学习考察,我已经充分认识到红河县的现代农业到底有多么发达,不仅掌握了当今现代最先进的反季节种植技术,还衍生出了一条完整的农产品生产链条,而且最难能可贵的是红河县并没有安于现状,他们和北京农业大学签署了合作协议,听周远洋的意思是他们每年都会为对方免费提供相当规模的试验田做技术研发,当然作为回报,一旦实验成功之后,红河县就会在相关技术人员的帮助下率先大规模普及种植,这样就会形成一种良性循环。

向明海苦笑道:“谁说不是呢,在外有了名声,财政又有了钱,这里的领导干部就腰杆子硬,你别看人家周远洋比我还低了半级,可是我站在他旁边的时候就总感觉着自己矮了一截,你说咱俩啥时候也能像他那样呢?”

“原来向县长也和我有同样的感觉啊?”我呵呵一笑道。

平心而论,其实周远洋这个人还真挺不错的,虽说他本人随着红河县大力倡导现代农业并取得丰硕成果而或多或少的有了一点优越感,但人品还是非常不错,起码就这几天的行程来看,这位分管全县农业的副县长并没有对我们这个小地方来的人而有所怠慢,相反还对我们提出的各种要求尽心尽力,之所以会造成向明海所说的印象,除了我们本身自惭形秽以外,我感觉也和周元鹏平常接触我们这个层次的人太多有关。

用屁股想也知道,随着红河县这个地方在报纸和电视新闻上出现的频率越来越高,在全国范围内像我们这样来学习考察的肯定会非常多,别说是县长,估计由市长甚至是副省长带队的周远洋也见过不少,久而久之,他在习惯之下就或多或少的户会在言行举止上有些改变,对我们稍微缺乏一点重视也在情理之中。

“好了好了,咱们言归正传。”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