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86章 放债(2/2)

王道珍一直到用了午饭才离宫,到走,都没有讲封号的事情。

而姬瑾遣人来问了两次,听说王道珍在,本来打算和楼画语一块用午膳的,却也都没有过来。

“娘子以为太子妃如何?”关雎伺候楼画语午睡,见她双眼发沉:“她似乎并不见悲伤呢?”

确实太子身故,太子妃总该悲伤才是。

就算不顾夫妻感情,也该想想荣华富贵,王道珍太过冷静了一些。

楼画语阖眼,朝关雎道:“告诉殿下,琅琊王氏怕有后手。”

关雎忙点了点头,将床帐放下,也不敢离开,急急的出来朝颜铁明说了,复又转回床前守着。

殿下说了,其他什么都不重要,只有娘子和腹中的孩子 最最重要。

姬瑾却已然将国债的事情打理好了,户部尚书出身市井,对于放国债的事情,带着户部一力扛下,要一雪前耻。

亲自拿了印鉴,将户部官员与钱氏商号所有铺子同心协力,放国债。

钱氏商号的铺子遍布京都,在大华各处都有。

国债一出,众人听闻了国库借债,以筹军资,危机感立升,没有一个人买的。

最后是户部尚书一家家府邸上门,这才让众官员率先买了一笔,然后就是各公侯府,和京中世家听闻了这事,也纷纷主动解囊。

世家不买,也怕姬瑾春后算帐,只得先破财消灾。

公侯府不买,也是怕姬瑾甩手不干,这爵位怕也是没了。

跟着就是商家,连普通民众都有购买,最多的也就千两,少的几两也是有的。

无论多少皆是爱国之心,大家都是表示一个意思。

却都在担忧,这国库都要借债充军资,如若战败,哪有得还。

所以大部份都是买个一点点,当是捐给国库了。

到了四月十二日,原本信心十足的户部尚书,看着帐目上区区几万两的银子,有些心冷。

也就是当天,钱越带着五千兵马,押送五十万两白银入京。

那些银子都是南疆五十六路土司所集的,当然也是放的国债,日后要还的。

钱越带着人,日夜赶制,铸成十两一锭。

五十万两白银入京之时,程昭率巡城司镇守街道,钱越将箱笼大开,白花花的银锭子从京都大道上驶过,直接入了国库。

后户部立马颁发文书,南疆入库的五十万两白银,为国库周转,以便有人急用银钱,兑现国债。

也就是说,如果原先买了国债,现在要急着用钱,可以直接兑换,利息依旧结算。

原本还只想着买上一点,当成捐给国库的,这会看着那白花花入库的银子,还有算着那跟放贷差不多的利息,又纷纷涌入钱氏商号,再次购买国债。

这次买的却不再是几两几十两的了,几千上万两的不少。

原本已然心灰意冷的户部尚书,看着白花花的银子入库,打算盘都不利落了,手因为兴奋,抖得厉害!

楼画语却在国库清点帐目,看着钱越道:“你这骗人的手段,可实在太好了。”

南疆银矿产出五十万两银子是有的, 可这才多少日,还得从南疆运回来,光是铸这些银锭子,时间都不够。

那五十万两银子,也只是上头摆着的那些,下面全部都是抬空的。

钱越倒也怕被人看出来,箱子下面填了石块,无论是马车拉,还是人抬入库,看上去都沉垫垫的。

其实上面,也不过就是十万两银锭子罢了,据说李十三娘为了筹齐,将阿壮给她成婚的银饰都熔了。

“只不过是激励民心罢了,你看这半日,别说有人兑回去,光是收进来的,都不只十万两了。”钱越将帐本一扫,苦笑道:“只是我好端端的,又欠了你家国库四十万两白银,以后还要偷偷的还。”

他这话一出,楼画语却是一愣。

前世她入宫,娘亲给她塞了一匣子的银票,足足五十万两。

这回,钱越却送了“五十万两”白银入京。

当真是,冥冥中自有注定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