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35章 一饮一啄自有天定(2/2)

“此事牵扯太大,光靠我们六扇门是办不来的,等过几天我问圣人讨个旨意在说。记住,不要随意行动打草惊蛇。”岳山道。

“督帅放心,弟兄们小心着呢。一直都是悄悄的收集证据,没有暴露计划。”陈煜道。

“那就好。”

两人正聊着,就听手下来报,赵蒙和孙伏伽联袂来访。

这俩人怎么走到一起了?岳山心中疑惑,起身应到了门口。

等见到赵蒙知道事情的原委,他也有种不知道该说什么的感觉。

兜兜转转最终还是回到了原点啊。

他也知道事情的轻重,没有耽误时间,直接下令道:“武元庆,你亲自一队人马去大理寺大牢把犯人提回来,若有人敢阻拦直接杀了。”

“喏。”武元庆马上点齐人马在孙伏伽的带领下直奔大理寺监牢。

刚进入大牢,带头的武元庆突然停了下来。孙伏伽正疑惑,抬头一看脸色也变得特别难看。

因为他们赫然看到王真正大马金刀的坐在牢房的第一道门前,静静的看着他们。

“呵呵。”见到他们,王真笑着说道:“你们来的比我计算的要慢了一些。”

“见过王正卿。”纵使心中觉得大事不妙,孙伏伽依然站出来行礼道。

在朝廷没有正式免去王真官职之前,他依然是大理寺卿,孙伏伽这个佐官必须要向他行礼。

“孙少卿,我王真自认为没有得罪过你,今天你可是给我挖了个大坑啊。”王真脸色慢慢沉了下来。

“时事所迫还望王正卿恕罪。”孙伏伽挺起腰杆,正色道。

“确实,换成我也会这么做的。”王真点点头,有看向武元庆道:“六扇门的人,你们是来提走人犯的吧?”

武元庆冷着脸道:“知道就行,事项的赶紧让开。”

“语气真冲,没猜错这位应该是应国公家的大郎武元庆吧?你确实有理由对我恶语相向。换成是我,都恨不得拔刀砍了对方。”王真并没有生气,轻笑道。

“废话少说,赶紧把人犯交出来。”武元庆喝道。

知道事情真相之后,他对王真是恨之入骨。和武畅母女和解之后他已经完全进入了太子大舅子的角色,李承乾关系到武家的生死荣辱。

害的李承乾免礼跛脚的危险,他恨不得把所有有牵连的人都杀了。

即便双方身份差距悬殊,他对王真的态度依然非常不客气,完全没有把对方当成大人物看待。

“我知道你们担心什么,放心,我不会干出灭口这样的事情。涉案人员这么多,杀了他们两个也无济于事,只会激怒圣人。”王真道:

“今天我过来只是想亲眼看看这两个陷我与绝地的是什么样的人物。说实话,很失望。”

说到这里他苦笑道:“我王真怎么都没想到,我没有败在政敌的暗箭之下,反而倒在了这两个地痞的手里,时也命也。”

武元庆讥讽道:“你到现在都不知道自己因何而败,真是可悲。”

“哦?”王真惊讶的道:“难道这其中还有我不知道的因果?还请武大郎指教。”

武元庆冷哼道:“当初岳山弹劾你执法不严官官相护的时候,你要是能认识到自己的错误及时改正,也就没有今日之事了。”

“巨头三尺有神明,不是不报时候未到,现在就是你的报应来了。”

王真眉头皱起,道:“武大郎此言何意?我有些不懂?”

武元庆却没有继续给他讲解的打算,道:“说了你也不懂,像你们这些高高在上从来不把百姓当人的人,永远都不会明白。”

说完武元庆带着人直接越过他往牢房深处走去,孙伏伽朝王真拱了拱手赶紧追了上去。

只留下一脸疑惑的王真。

武元庆的话他听懂了,却无法理解。当初岳山弹劾他和池登崧真的只是为了替一个不认识的‘贱民’讨回公道?而不是为了争夺大理寺的掌控权?

他不相信。

武元庆一路小跑来到关押那两名犯人的牢房,发现两人确实还活着心中松了口气。

给俩犯人检查过身体,确认没有什么致命的暗伤之后,马上就带着他们返回六扇门。

出去的时候发现王真依然一脸疑惑的坐在那里,好像遇到了什么想不通的难题。

武元庆没有理他,带着人就往外走。

成功把人犯带到六扇门,武元庆松了口气,然后就去找岳山复命。

得知人犯带到,岳山直接下令:“连夜审问,抓捕两人同伙。”

……

第二天一大早,岳山带着提前准备好的材料来到宣政殿参加小朝会。

今天的朝会氛围非常的严肃,平时高谈阔论的大臣们都变得沉默寡言,脸上连一丝笑容都见不到。

昨日太子遇袭天降异象之事已经传遍京师,只要不傻都知道,今天的朝会会出现大动荡,就看谁倒霉了。在这个时候没有人敢跳出来当那个傻子。

“哈哈……”就在所有人都做此想的时候,忽然听到人群有一处传来一阵笑声。

众人闻声望去,很快就找到了那个人,赫然是中书舍人许敬宗。

本来和他站在一起的人如避蛇蝎,‘哗啦’全都散开了,生怕被人认为是一伙儿的。

许敬宗似乎丝毫没有意识到什么不妥,笑的上气不接下气,道:“你……你们快……快看,欧阳学士的样貌……真是奇异啊,我生平第一次见到如此奇伟的男儿。”

此言一出,欧阳询羞怒不已,举着拐杖就朝许敬宗打来:“你个无耻小儿,老夫和你拼了。”

幸好被周围的人给拦住,否则能不能打到许敬宗不知道,很可能把自己给摔伤了。毕竟八十多岁了老人了,正常活动都艰难更遑论打人了。

有看不过去的官员,见许敬宗还在笑,就忍不住斥责道:“连尊老爱幼都不懂,枉为读书人。”

许敬宗狡辩道:“哎,你休要冤枉人,我说欧阳学士样貌奇异不类常人,这是在夸他,你可别冤枉人啊。”

“你……无耻。”那名官员也被气的够呛。

这时魏征等人再也看不下去了,喝斥道:“够了,许舍人,待会朝堂之上我会参你嘲讽同僚举止失宜,望你好自为之。”

“魏相公我错了,还请息怒啊,我这就给欧阳学士道歉。”许敬宗一惊,马上一改刚才的嚣张,谄媚的道。

“不用了,老夫受不起。”还没等魏征回答,欧阳询就大声拒绝,然后走到一边不在理他。

岳山在一旁看着这场闹剧,非常的无语。

许敬宗他怎么可能不知道,武则天的头号心腹,历史上有名的大奸臣。

他是真正的奸臣,并不是因为投靠武则天被人抹黑。

贞观时期他负责编写国史,那真的是完全凭喜好随意删减评论前朝历史,等他死后朝廷不得不重新把他编写的那一套史书给废了,重新编写了一套新的。

而且这个人还非常奇葩,做事情只能用俩字形容:任性。

长孙无垢病逝,他在葬礼上嘲笑欧阳询的长相奇特,还小的特别大声被人给发现了,然后就被贬官。

但不得不说他确实有才,关键是没有节操,他当官就抓准了一点,无原则的巴结皇帝。皇帝让干啥就干啥,还能把事情做的漂漂亮亮的。

所以后来李世民又重新提拔了他。

要是正常人,有了之前被贬官的事情应该吸取教训才对。他不,李世民死的时候臭毛病又犯了。

李治那叫一个气啊,再次把他贬官。

后来他巴结上武则天才重新获得重用,一直到死都是武则天的心腹重臣。

原本的历史上长孙无垢此时已经病种,但这一世岳山把孙思邈找过来,又聚集了大量名医研究出了哮喘药物,她的身体非常健康。

许敬宗不太可能再在她的葬礼上失仪,然而也不知道是命中注定还是历史的惯性。这种事情还是发生了,只是背景变了。

不是长孙无垢的葬礼,而是李承乾受伤加日食天象。

但不管是哪个背景,对于许敬宗来说结果都是一样的。

满朝文武都在为太子受伤担忧,就你许敬宗哈哈大笑,还嘲讽一个八十多岁的官员长得丑,不贬你的官贬谁?

对许敬宗这样的人,岳山一点好感都没有。前世他被贬之后还两次起复,岳山决定还是别给他仰卧起坐的机会了,一次把他彻底打死算了。

只不过他没有把这个想法告诉任何人,也没有着急出手,就许敬宗这样的人随便一查就能罗列出几十条罪状,条条都是死罪。

等他被贬官在收拾他,轻而易举。

这个插曲并没有影响到什么,没多久宫门打开所有人列队进入宣政殿。

上朝的第一件事情就是魏征弹劾许敬宗嘲讽同僚、举止失宜。

其实李世民已经知道门外发生了什么,心中早就有了腹稿。当下毫不犹豫,直接贬许敬宗为岭南西道宜州都督府司马。

许敬宗顿时如丧考妣跪地求饶,然而满朝堂没有一个人为他说话,此事就此成为定局。

许敬宗的事情处理过后,就开始处理日食的事情。

虽然昨天朝廷就已经开始放出风声,说天象是因为太子受伤,但那毕竟是私下传的。

官面上必须要给一个解释,还必须是太史令亲自解读,如此才具备法律意义,才会受到大家的认可。

李世民亲自点名,太史令傅奕站出来说了一大通谁都听不懂的话,最后得出了一个结论:太子乃天命之人,日食异象就是因为他受伤才出现的。

对于这个说法没有任何一个人敢质疑。

太子确实受伤了,日食也恰好在那段时间发生,只有这一个解释能说的通,也必须只有这一个解释,谁敢有不同意见谁就去死。

日食的事情达成共识之后,自然就轮到处理太子遇袭之事了。

还没等李世民发话,就见大理寺卿王真站出来直接跪倒在地,道:“臣有罪,请圣人严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