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6章 坏血病(2/2)

不过圣旨还是要继续听的——圣旨里说了朝廷已经知道这件事情,提前做出了应对,已经开始调集天下粮草入京,大家不用担心饥荒的问题。

然后大家才稍稍安心。

继续——圣旨里还说还有人散播谣言说蝗灾是上天警示之类的意图朝廷抗击疫情,为了破除大家对蝗灾的恐慌,皇帝才请百官吃蝗虫宴。

你们看,圣人和百官都吃了,一点事儿都没有。这说明蝗虫并非什么神神怪怪的东西,是可以吃的,也是可以防治的。

而且圣人还当场杀了妖言惑众的都水使者郑昀澄,对了,这个姓郑的是荥阳郑氏子弟,五姓七望啊,说杀就杀了。

这说明圣人是真的下定决心了,谁再敢散布谣言就杀谁,同时也表明了圣人抗击蝗灾的决心。

这下百姓们终于镇定下来。

有时候大家最怕的不是困难,而是遇到困难没有一点的办法。朝廷都提前站出来拿主意了,他们也就有了主心骨。

后面就是干货了,朝廷直接拿出了指导意见。

太子殿下心系百姓亲自试验找到了一些针对蝗灾的有效办法,一是多养鸡鸭,既可以防灾又可以创收。

第二个办法就是夜间点燃火堆,引诱蝗虫扑火。

同时为了激励百姓捕捉蝗虫,皇商行敞开了收蝗虫干,一文钱一斤。还可以用蝗虫换粟米,一筐蝗虫换一斗粟米。

然后就是一通废话,说什么圣人圣明啊,蝗灾不可怕啊,鼓励大家共度难关啊之类的。

这道圣旨明发天下二十七道三百六十州一千五百余县,且长期有效。

这个旨意一下天下沸腾,万民高呼圣人圣明太子万岁。

什么,你说太子万岁?想死吗?然而在唐朝的时候万岁还不是皇帝独有的称呼,你可以说任何人万岁。李家父子在民间的威望再次登上了一个高峰。

得到消息的李世民笑的嘴巴都合不拢了,赏赐了岳山不少的产物,就连太子那边都赏了几匹蜀锦。

李世民虽然不是一个合格的父亲,但对子女的教育是真的操碎了心。就拿李承乾来说,堂堂太子居然没有一套精美的华服。

虽然他不缺丝绸制作的衣服,但蜀锦、苏绣这种东西那是碰都别想碰,敢穿出来腿都给你打折了,就怕李承乾养成骄奢淫逸的毛病。

现在破天荒的赏赐蜀锦,可见他是多高兴,对李承乾的那份报告是多么的满意。

百姓们也纷纷动员起来加入灭蝗的行列,圣旨上说的明明白白,大家还有什么好犹豫的,干吧。

于是整个大唐的夜晚都变的亮堂起来。除了火堆烧蝗虫,还有不少人想办法养鸡鸭。

可是这个时代有没有掌握人工孵蛋的技术,鸡苗鸭苗全靠大鸡孵蛋数量可想而知。平时还没看出来,等大家都需要的时候就出现了‘苗慌’……

跑遍整个长安城都买不到一只鸡苗鸭苗,即便出高价也买不到。

然后就有人把目光对准了书院,没办法,书院的养鸡场养鸭场是长安出了名的。在大家看来他们最不缺苗……

于是大家蜂拥而至,有人跑了几十里就为了买几只鸡鸭苗,这可把于志明给吓坏了,赶紧去找岳山。

而此时的岳山呢,正带着几名仆人在院子里炒茶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