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4章 无题(2/2)

在法家玩命一般的推动下,提刑官体系被正式确立。

从此之后刑狱诉讼将有专门的官员负责,而不再如历史上那般为一地主官所掌控。

最后一个改动看起来就没有之前那么引人注目了,重新划分天下各道。

什么,重新划分天下各道还不算大事儿?别急,看完李世民的命令就知道了。

把整个天下按照地理、政治、军事、经济等方面的因素重新划分为二十七个道,每个道管辖七八个或者十几二十个州。

每个道设监察使和提刑司,不设立主官。看好了,不设立主官。

在外人看来和之前没啥区别吗。

之前把天下分为十五个道,同样只设立监察使方便监管百官,其实就是个虚设机构。

现在只不过是把十五个改成了二十七个,然后多了个提刑司而已,没多大区别。

然而事实上真的是这样吗?只有少数人清楚这就是一次投石问路,为下一步设立三级地方管理机构做预热。

御史台独立后为了更好的监管百官,在每一个州和县都设立了监察机构。县级归州级管理,州级的归府一级管理,府级归道一级管理,而道一级归中央御史台统管。

军队也差不多,武监官设立到营一级单位,下一级归上一级管理,最后归御史台。

提刑司也一样,县级提刑司、州级提刑司、道级提刑司,然后归大理寺和刑部双重管理。

也就是说,眼下只有提刑司和御史台多了道一级的机构。

如果这两个机构运转流畅,找个合适的机会就能正式把‘道’这一级行政管理机构确立起来。

这一次的革新意义重大影响深远,可以说奠定了往后千余年间的管理体系,史称贞观改制。

这是长远的影响,眼下来说影响也很大。

内部加强戒备,军队直接调集到各地方生怕有人作乱,朝廷的监察官和观风使也全员出动监察地方的改制情况。

对外也是严防死守,各路精兵强将调集到前线以防其他势力趁机进犯。

然而大唐君臣很快就发现了一件奇怪的事情,对于大唐改制,四夷好像都松了口气的样子。

非但没有进犯,还给大唐递交国书表示两家修好,就连颉利都不例外。

这就很奇怪了,为啥啊?

不过,很快大家就想通了其中的关节,神威大炮。

凡是见识过神威大炮的势力无不忧心忡忡,生怕大唐把炮口对准他们。

现在大唐内部大刀阔斧的搞改制,按照常理来说这种时候都不会发动对外战争……

嗯……这么想其实是没错的,暂时大唐还真没有对外作战的计划。

唯一的计划就是继续离间突厥诸部,最好让颉利和突利决裂。但这个计划不是三两天就能行得通的,起码要小半年时间。

有了这个缓冲,已经足够大唐完成改制工作。

而且,因为改制让四夷放松了警惕,大唐反而能更好的开展离间工作,这也算是一个意外之喜了。

除此之外,另外一个较为保密的军事行动也被提上了日程——新马岛开拓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