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6章 棉纺(2/2)

“包大娘,你带着人好好研究一下这套机器。光织出布还不行,还要把布织的好看耐用。仓库里一半的棉花交给你了,好好研究,有成果了重重有赏。”

“大郎放心,老婆子我知道了,一定不让您失望。”

“剩下的棉花制作成棉被棉衣,一定要用最好的布料,我要送人。”

“喏。”包大娘眼睛一亮,兴奋起来。

用最好的布料、送人,肯定有宫里一份,自己制作的衣服能送进宫被圣人和娘娘穿在身上,那是天大的荣耀啊。

至于她是如何猜到的……这都不用猜,李世民两口子来岳山家实在太频繁了,府上的人都见过两人不少次。也知道岳山但凡搞出什么新鲜玩意儿都会往宫里送一份。

这次还特别强调要用最好的布料,那必然会送进宫。

她猜的没错,这些棉衣棉被岳山确实准备送宫里几套,剩下的京里有头有脸的包括关系比较好的人都会送一套。

目的很简单,想尽快推广棉花种植,最好的办法就是从高层着手。只要高层见到它的好处,一道命令下去就能在全国推广。

把棉纺的事情交代下去之后岳山就再次投入到《论语正义》中去。

论语正义造成的影响力越来越大,一开始还有人用何宴的《论语集解》和皇侃的《论语义疏》做类比,但很快这么做的人就变少了。

在闲谈交流中也渐渐的很少再有人提及这两本书,谈论语必谈《论语正义》。岳山的学问也正式被大家认可,称之为岳学或者是新学。

龙首山书院也水涨船高,无数求新求变的读书人都把这里看做儒门新学的圣地。

许多以前对龙首山书院不屑一顾而没有参与入学考试的读书人悔不当初。所有人都知道,以后再想考龙首山书院就更难了。

岳山的声望达到一个高峰,也就意味着繁忙季节到来,无数慕名而来的人找他探讨学问。有些人他可以拒绝,有些人必须要接待。

远的不说,眼前就有一大堆他无法拒绝的人——大字典编撰组的成员们。这些可都是一方学说的代表性人物,拒绝他们就相当于是拒绝了一大批人物。

所以,这些人每一个岳山都要亲自接待。

不过还好有李纲在,他以自己的资历压人,把百多号人分成了十批。岳山一批一批的接待,虽然累了点,但节约了不少时间。

大字典编撰组的人好说,外面的大儒不好招待啊。别人是一个人来的,总不能告诉人家,你先等等,凑够十个人在一起来见我。

要真如此,他也就不用混了。

而且为了更快的宣扬论语正义宣传新学,他还要尽可能多的讲公开课,给更多的人讲解经意。

粗略计算了一下,接下来三个多月他别想闲着。

岳山并没有厌烦或者感到疲累什么的,当一个人真正去做自己感兴趣的事情的时候,是不会产生这种情绪的。

相反,更改是享受更多一些。

现在岳山就更享受这种和人交流学术的感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