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5章 师徒传承(2/2)

如果这个说书人收了徒弟,那他就要负责到底,不光要教说书还要给他找个说书的地方。如果找不到,那就必须把自己的地盘分给他一部分。

这一点都不夸张,二十一世纪初的时候岳山去西部边疆旅游,那里的部分剃头师傅还保留着这种传统。

师父收了徒弟教导一年,然后要么把小铺子传给徒弟自己另外找个地儿开一家新的,要么在别处给徒弟开个新的剃头铺子。

当时岳山还很惊讶,居然有这种好事儿?

后来才了解到,这个徒弟逢年过节要给师傅孝敬。如果师傅遇到困难要提供帮助,甚至师傅没有后人还要负责养老送终的。

因为他给了你吃饭的手艺。

所以师父才叫师父。师父的父是父亲的父,而不是后世开车师傅的那个傅。这里面牵扯到的是生存问题。

读书人之间虽然没有那么夸张,但也要遵守这种规矩。在唐朝及之前,学问都是家传的,是确保家族传承不息的根本。

把学问传给徒弟,就相当于是把家族传承的根本分给别人一份,是要冒着极大风险的。

所以古代人收徒极为慎重,而每一个愿意公开授课的先生都值得尊敬,即便他讲的不是自家核心学问也值得尊敬。

现在岳山尊卑改变这种师徒关系,把师父变成老师,公开传授学问。等于在断大家的根基,能没有意见才怪。

这还是刚才冯易一番话帮他镇住了这些人的缘故,否则早就有人起身离开了。

所以对于这种情况岳山早有准备,只听他不慌不忙的道:“诸位,如果当年孔夫子也和你们一般想,也就不会有今天的盛世了。”

众人脸上一阵尴尬,当年礼不下庶人刑不上大夫,这段历史他们不可能不知道。还是孔夫子首开私学,才给了‘庶人’学习礼法知识的机会。

难道孔夫子不知道他这么做是在断贵族的根基吗?也许知道,也许没有意识到,但他就是这么做了。

而他们这些后人,享受着夫子带来的好处,嘴里读着夫子的学问却弊帚自珍,夸夸其谈自以为学得真理……实在让人羞愧。

可要说要他们就这样把自己的学问传授给所有人,他们肯定不甘心。于是会场一下子就安静了下来。

岳山则继续说道:“当年孔夫子给了我们坐在这里的机会,而今天则轮到我们这些后人挽救儒家的时候了。”

“挽救儒家,清水候何出此言?”刘德耿眉头一皱道。

“前汉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才有了我儒家的今日,而现今圣人尊老子也先人,欲扬先祖之学,最近更是频频表现出对儒家的不满。将来难免不会行‘罢黜百家独尊道术’之事,到时我儒家该如何自处?”岳山道。

“清水候勿要危言耸听,百家消散我儒家大势早成,岂有变更之理。”邢愈彦反驳道。

“对,现如今读书人多为我儒家门生,改弦易辙必将引起天下动荡,圣人岂会如此。”其他人也纷纷驳斥。

“真的如此吗?”岳山冷笑道:“佛教如何说?当年百家消亡道家不显儒家独大,却依然让佛教坐大以至于能和道儒争锋,难道这个教训还不够吗?”

会场顿时鸦雀无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