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0章 琉璃包销(2/2)

“当然不同意,圣人以为今天的拍卖价格很高吗?”岳山问道。

“不高吗?”李世民反问道。

“不高。”岳山摇摇头说道:“天下太大了,别说每个月五十件,就是五百件五千件都供不应求。而且你发现没有,找金如山包销的全是胡商和泉州的商人。”

“胡商的目的不用说,是准备把琉璃运往遥远的藩国售卖,这一来一往的价格起码能翻十倍。”

“泉州的那些商人也打着同样的算盘。他们可以用海船把货物运送到海上诸国,翻手一样是数十倍的利润。”

“可那是大唐之外的国家,我们总不能为了卖一件琉璃器也跑到万里之外做生意吧?”李世民说道。

他自然知道中原的商品卖到番邦价格提可以升数倍数十倍,可正如他所说,总不能朝廷也专门组建商队卖琉璃吧。

说实话他对于包销很是心动,第一次拍卖会能卖出这么高的价格,是因为大家都不知道琉璃是怎么来的。全天下就那么几件,自然有人愿意花高价。

可当大家都知道他手中掌握着琉璃矿或者制作琉璃的方法之后,恐怕不会掏那么多钱来购买了。

别看事后那么多人说下次还会来,真到了那一天来不来就不好说了。就算来了还愿意出这么高的价吗?到时候价格暴跌十倍都有可能。

还不如同意那些大商人包销。

这些商人说用今天拍卖总额的半数包销五十件琉璃器,也就是十二万五千贯左右。但价格是可以谈的,李世民觉得只要能有二十万贯这生意就可以做。

用石头烧出来的琉璃,几乎没有什么成本,只用五十件翻手就卖二十万贯,全天下在没有比这还暴利的生意了。

李世民骨子里不缺少冒险因子,可在每个月有二十万贯稳定收入的情况下,他还是不太愿意冒这个风险。

对于他的想法,岳山能理解,但绝对不赞同。

李世民之所以觉得二十万贯就满足,真正的原因不是他求稳,而是受到成本的影响。

用沙子和石头烧制出来的琉璃,五十件就能卖二十万贯,已经是大赚特赚了,没必要再冒那个险。

可换个角度来想想,如果琉璃是用黄金、宝石等无数贵重物品,花费无数心血,甚至搭进去无数人命炼制出来的,他还会觉得这个价格贵吗?

什么东西都怕对比。

可是那些买家不知道琉璃是用什么东西炼制的啊,我宣传的时候完全可以说是用黄金宝石等贵重物品炼制出来的,它的成本都是几百上千贯。

如此一来,会没有人买?

“圣人,你知道大唐有多少有钱人吗?五十件琉璃对全大唐的富人来说不过是沧海一粟。”

“而且这次拍卖之后琉璃馆的名声也打了出去,高句丽、百济、六诏、东女等等国家都会听到消息,他们对这种宝物肯定也有兴趣。”

“还有胡商、海商等等,琉璃绝对不愁卖,价格也不会比今天低多少。”

“而且您别忘了,这些商人万里迢迢的跑到长安,难道就只为了买几件琉璃?难道就不买些别的商品回去?他们才长安的衣食住行都要花钱,这些钱都被我大唐的子民给赚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