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5章 第二百二十六 雕版印刷(2/2)

这也是为什么岳山有信心仅靠一家印书作坊就能压低市场价格的原因。成熟的印刷书籍问世,必然会压低市场价格。

准确说,是工业产品对手工业产品的冲击,后者是无法抵挡的。

当然了,雕版印刷只能算是半手工办工业产品,所以手工抄书在很长一段时间都会存在。但主流市场必然会被印刷书籍抢占。

而现在岳山要做的,就是去印书坊把雕版印刷术给搞出来。

为什么不搞活字印刷……了解过历史的人都知道,活字印刷技术上的难题实在太多了。

中国宋代就发明了活字印刷,但几乎没有什么人用。直到工业革命之后,西方率先克服技术难题普及了活字印刷术,然后在反过来带动中国印刷技术的改革。活字印刷术才正式取代雕版。

至于活字印刷术到底有哪些技术上的难题,又是如何解决的,岳山没有研究过完全不知道。所以暂时他没有搞活字的想法。

再说饭要一口一口吃,先把雕版印刷术搞出来,把书籍的价格压下去再说。把这个问题解决了,在组建一个活字印刷研究小组,让他们慢慢研究去吧。

很快岳山就来到了印刷作坊,这里的情况比造纸作坊还差。

技术不行自然就得不到重视,所谓的印刷作坊也不过是小猫两三只,看起来日子过的确实不怎么样。

岳山把人叫过来一问才知道,总共只有十几个人。真正算得上技术人员的只有一个,是个读过两年书的木匠,叫张大春。

其他人有三个是大字不识一个木匠,一个石匠,两个制墨匠。其余都是打下手的小工。

岳山和张大春聊了几句,觉得这个人说话条理分明是个见过世面的人,又问了一下其他工人口碑也不错,于是就提拔他当了印刷作坊的管事儿。

张大春自然非常兴奋,表示一定要好好干之类的。

岳山就把几个会技术的工匠叫到一起,把自己雕版印刷的想法告诉了他们。其结果可想而知,这些人纷纷拜服。

前面已经说过,此时已经存在雕版印刷的雏形,只是还不成熟。岳山所谓的‘发明’更像是对之前技术的总结和拓展。

所以张大春等人很轻易就听懂了。遇到新技术这些人就忍不住想马上实验一下,不过被岳山给制止了,他话没说完呢。

活字印刷术他不是很懂,但雕版他知道啊,这东西技术难点并不多,主要是木材选取和雕刻技术上。

雕刻技术岳山不懂只能靠工匠自己摸索,但木材他知道啊。史书上都写了,枣木和梨木是最合适的材料。

别小看这一句话,那可是无数工匠几十年总结出来的经验。有这一句话,就能节约打量的时间和材料消耗。

把自己知道的关于雕版印刷术的东西说完之后,岳山才放他们去验证。而他也没有着急,在作坊转悠起来。

一来是等这些工匠拿出第一版雕版看看实际情况,二来他也很好奇印刷厂是什么样的。

总体来说很失望,就是一些木料、石料堆放在一起,不知道的还以为是木匠作坊和石匠作坊呢。

当他走到一个角落的时候才算是看到一些感兴趣的东西。

“你们在制墨?”岳山看着几个在忙活的工人问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