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4章 算计孔颖达(2/2)

“民性皆善,故可使由。民性不皆明,有智在中人以下者,故有不可使知者。若在上者每事于使民由之之前,必先家喻户晓,日用力于语言文字,以务使之知,不惟无效,抑且离析其耳目,荡惑其心思,而天下从此多故……”

孔颖达张口就是一大堆晦涩难懂的语言,听的岳山是一个头两个大,不过还好大概意思他是听懂了。

这老头学识渊博,但还是没能摆脱时代的约束,依然是第一种解读方法。

听到这个答案,岳山忍不住露出了得逞的笑容,可在外人看来就是红果果的不屑。把孔颖达气的差点跳跳脚。

好不容易把话说完,孔颖达质问道:“这个解释不知道岳男爵可满意否?”

“呵呵……”岳山轻笑一声没有回答他的问题,而是反问道:“请问在孔学士眼中孔子是个什么样的人?”

“孔子自然是个伟大的人,是至人圣人。”孔颖达昂首道。

岳山笑道:“先秦时代学问为贵族专有,黔首没有学习文字的资格,正所谓刑不上大夫礼不下庶人就是这个道理。

孔子是第一个打破传统创办私学的人,不问出身不问门楣有教无类,凡是虔心向学者皆倾心教导。

他把一生精力奉献给教育事业。共收弟子三千,七十二贤人,不记名弟子不计其数。他自己也说过“自行束修以上,吾未尝无诲焉”。”

这一番吹捧孔子的话可是把孔颖达听的犹如三伏天吃冰棍,舒爽的浑身毛孔都打开了。对岳山不禁有了一分好感。

这小子也不是那么可恶,还有抢救的价值啊。

就在这时,岳山的话锋一转哂笑着问道:“敢问孔学士,一个把毕生精力献给教育事业的人,怎么会说出‘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这样保守愚民的话?”

说道这里,他声音陡然变的尖厉起来:“是孔子口是心非,还是后世不屑子孙为了一己之私胡乱解读?”

“闭嘴。”长孙无垢和孔颖达同时喝道。

“孔子岂是你一个无知稚童所能置喙的。”长孙无垢抢先喝斥道。

她是在保护岳山,把他质疑孔子的话归于稚童无知之言,意图大事化小小事化了。

然而岳山并没有顺坡下驴,朝长孙无垢露出一个胜券在握的笑容,再次问道:“孔学士,你还没有回答我的问题呢。”

孔颖达默然,他已经被逼到了墙角。

他真的没有想到,千余年来公认的解读居然被一个十岁的稚童给质疑了。而且还有理有据让他一时间不知道该怎么反驳。

如果给他一定的时间思考,他自信能找到合理的解释。可很明显,眼前的少年不会给他这个时间。

更让他不能接受的是,他内心深处居然真的有些认同这个质疑。提倡有教无类的孔子怎么会说出‘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这样的话来?

可是这句话明明白白的写在论语上,还能有错?还是说千百年来大家都理解错了,这句话真的有别的解法?

难道这个少年真的掌握着一种完全不同的解法?他既不愿意相信,内心深处却莫名的有些期待。

该怎么办?

坚持固有的解读?那就是在否定孔子的伟大。可要是承认自己的解读有问题,那就是在认输。向一个十岁的稚童认输,他孔颖达颜面何存?

祖宗的荣耀和自己的颜面哪个更重要?

孔颖达没有任何犹豫就做出了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