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9章 学堂(1/2)

“这就不劳你操心了,我前段时间问了问城主这城里有个学堂,你还记得前些天你和神算子的擂台吗?上面做裁判的那位夫子被返聘来这个学堂当夫子,启蒙学堂里的学生,刚好我觉得两个孩子可以送去。”

看样子楚言度是思虑已久,并不是心血来潮,把这些都已经打探清楚了。

元清倒觉得他这样比较好,毕竟自己没想到的,楚言度在忙碌之余,还有空闲时间能帮两个孩子想想学堂的事,这也不失为一个好父亲。

但元清同时又有些担心,“元伊和元临两个孩子的身份会不会造成一些困扰,毕竟你的身份无人不知无人不晓,而且他们两个孩子这些天也在城里刷了很大的存在感,我就担心去学堂里会不会……”

元清的话虽没说完,可楚言度也懂得元清话语里的担心。

“没什么,只是在学堂学习而已,有什么事也该让两个孩子自己来解决,他们年纪也不小了,不能一直让你当做他们的避风港,更何况元临还是我摄政王府的世子,我在他这个年纪早早的就担起了一府世子的职责,他也该有些磨练了。”

元清和楚言度的思想其实会有一些偏差,元清总觉得他们还是个孩子,没必要把这么多重担压在他们身上。

可楚言度却认为自己从小也是这么过来的,在他们这个年纪,楚言度早就已经担起责任开始上前线了。

元清也懂得慈母多败儿这个道理,于是也不和楚言度争执,“那就依你所言。”

元清倒是突然想开了,就像楚言度说的,两个孩子不能一直躲在羽翼之下,迟早有一天自己出去看看风雨。

更何况他们在边城还不知道要待多久,在这里如果没有受到正统的教育,想必回京城也不足以面对那么多恶意,当初还小,又加上楚言度势大,那些人会有所收敛。

但日后回去两个孩子肯定也长大了,元清也不能一直把他们拘在府里,迟早有一天是要让他们自己独自出去应酬,与人交际。

其实在学堂里待着有个好处就是能见识到各种各样的人,不管是好人还是坏人,起码能让孩子们见识到人性的多样。

虽然小时候在芍药村时两个孩子也苦过一段时间,可那时候年纪还小,再加上后来元清醒来之后一直将两个孩子好好的带在身边。

即使他们很聪明很懂事,可是没有自己真正经历过,就是会不一样。

那天和楚言度商量完之后,元清就把两个孩子送去了学堂,这也是城主推荐的那一个,基本上城里所有孩子都会在这儿,这个学堂也不管身份高低。

上至高官富商,下至贩夫走卒,他们的孩子只要交够束脩都能够待在这里上学,而且束脩也不贵,每个季度一钱银子。

再贫苦的人也能拿出这一钱银子,更何况城主是鼓励孩子上学的,如果孩子到了上学年龄却没有钱交束脩,城主府可以代为缴纳,但这也是有条件的。

只需要孩子长大后留在边城,无论是当老师也好,亦或者是别的也罢,只要你能回报边城,那这几钱银子的束脩交的就值得。

这也可以算作是李城主的功绩了,毕竟边城挺苦,而且许多人都不愿在这久留,一般有出息的都愿意往外走,眼见着边城的人越来越少,孩子出生后面临没有书可读的场景,那就会越来越贫穷困苦。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