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宫有福 第38节(2/2)

娘娘本来养好的指甲,如今齐根断了,还沁出了两滴血珠。

“娘娘,您别生气,奴婢帮您包扎一下。”

皇后不耐地挥了挥手,让她不用管。

“那可知他们想用什么名义废太子?”

宋五摇了摇头。

“甄家是私下联系了一些官员,公爷也是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才从其中一名官员的小妾哥哥那里,打听到了一些风声。只说甄家踌躇满志,估计觉得成的把握很大,用什么名义倒是不知。”

此时皇后也冷静下来了,她往椅子中靠了靠。

“他能用什么名义来废太子?他若找得到名义,恐怕我儿早就不是太子了。你回去告诉父亲,让他稍安勿躁,暗中盯着就行。一时半会儿他是找不到什么合适理由来废太子的,而若无能说服百官和天下人的理由,恐怕满朝文武都不会同意。”

“公爷就怕……”宋五抬头看了看皇后,又赶紧低下头,“他们会给太子殿下罗织一个罪名。”

皇后深吸一口气:“此事本宫会注意的。”

宋五离开了。

皇后坐在椅子里一动也不动,迎春担忧地看了她几眼,匆匆下去让人寻了伤药、白布和剪子,来给她处理伤口。

迎春先用剪子,把劈了的指甲剪整齐,挨着肉的不敢多剪,又涂了些伤药上去,用白布裹住。

皇后默默地看她替自己处理伤口。

她缓缓道:“虽是来了行宫,但礼不可废,让人去寻了礼部官员来,着手准备送往谢家的吉礼。传信回宫里,把本宫库房里那座半人高的珊瑚送过去,再另挑一个摆件儿,凑成一双,玉如意金簪之类小件儿由你来拟单子,算是本宫单独送给未来儿媳妇的吉礼。”

吉礼一般都是临近大婚前数月送到女方家,以男方代表对女方家的重视,如今距离殿下大婚还有三个多月,也是时候送吉礼了。

“是。”

皇后看了看包好的手指,站了起来,往内寝殿走去。

“去跟陈瑾说,让太子最近闭门读书,无事不要外出。本宫去歇息,让人无事不要打扰。”

……

宽敞富丽的宫室,总是与阳光明媚无关。

即使外面的太阳正好,也极少会窗扇大开,总是会隔着层层窗扇,由光从窗格从窗纱里一点点透进来。

皇后已经看着那道光柱许久了。

她去了衣柜前,从里面拿出了一个匣子。

用钥匙打开,匣子里是一叠叠的信,而最上面一封是她前几天才收到的。

信封上有火漆,显然是未拆开过的,这匣子里每一封信上都有火漆,全都是没拆过的。

皇后回到妆台前,拆开她前几天才收到的那封信。

果然不出她所料,信中说的内容,其实和黎家让人送来的信是一样的,只是明显对方的消息比黎家快了许多。

第28章

皇后命礼部拟单往谢家送吉礼的消息,在行宫里传了开来。

本来这事福儿不应该知道的,毕竟上面的事和下面的人无关,而且东宫规矩严,也没有人敢碎嘴子。

福儿是从周氏和李氏口中得知的。

这俩人的城府是真不深。

可能也与年纪和出身有关。按理说三皇子四皇子的侍妾不该和太子的侍妾打交道,偏偏二人挺喜欢来找福儿说话。

福儿猜两人应该是平时没什么人跟她们说话,她们才会一见到同类就想凑上来。因为通过二人说辞,她了解到两人的处境与她不太一样。

周氏和李氏身边都只有一个宫女,住的屋子也逼仄,只有一间,还是几个司寝宫女住在一起。

是的,三皇子和四皇子都不止一个侍妾,三皇子有四个,四皇子有三个。而周氏和李氏被带来,也不是因为得宠,而是三皇子四皇子见‘别人’都带了侍妾,自己也要带一个。

据周氏和李氏说,三皇子四皇子并不经常招她们侍寝,与她们也没什么话说。估计还是年纪不大,毕竟这个年岁的少年,你与其跟他说女色,不如说点好玩的。

诸如此类种种,所以周氏和李氏平时是挺孤单的,她二人的结识,还是这趟出来两人的马车临在一起,来到行宫后,三皇子和四皇子的住处离得不远,才互相‘勾搭’上。

至于为何‘勾搭’上福儿?起源还是那个笑,就是之前在捉鱼的那个湖边,两人对福儿笑了下,福儿回了个笑。

这是李氏的说辞。

据她说,她们这样的身份,其他贵人是不会搭理她们的,毕竟还没有名分。若不是福儿回了她一个笑,让她二人意识到她是个好人,她们也不敢上来结交,以免自取其辱。

她是一个好人?好吧,她确实是。

福儿听在耳里,只字不提自己在东宫的处境如何。

不过周氏李氏二人不是第一次来东宫找福儿,通过她住的屋子、她平时穿的衣裳和她屋里侍候的人来看,也能得出福儿应该很得宠的结论。

两人是有些嫉妒的,她们是明着说羡慕福儿,说自己若能得宠该多好。

由此,福儿才得知以上那些事,才从她们口中得知,真正的司寝宫女应该过的是怎样的日子。

回归正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