宫女升职记 第21节(2/2)

苏瑶华沉默片刻,终是叹了口气:“今日你看煜儿的生辰办得热闹非凡,可人人都藏着心思,谁也不敢多说一句话。”

她身体不好,一直劳心劳力的弘治帝身体更差,到了去岁年根,一场小风寒一月都没好,朝廷上下都很紧张。

后宫之中,若非进了百十来个年轻的小宫女,添了些喜庆气,气氛怕是比朝中还要紧绷。

采薇却说:“大抵用不了多久了。”

今日萧成煜生辰,来的皆是命妇臣妇,其中有几位是上书房太傅、教授等的夫人,把萧成煜狠狠夸了一通。

她们夸赞的时候,恰好是弘治帝过来受儿子拜谢养育之恩的时候,时机拿捏得极为巧妙。

采薇眼眸里闪过些许笑意:“娘娘当时你在吃茶,没见到德妃娘娘的脸色,难看得不成样子。”

苏瑶华听到旁人夸奖儿子,忍不住笑了。

她的笑声从书房里传出来,让躲在雅室的沈轻稚松了口气。

看来,这位皇后娘娘,也是相当清醒的人。

男人的心,哪里有儿子的皇位重要?

苏瑶华道:“看来,我得让这件事尽快成为定局,采薇,你去把弘治五年我写的那一匣子信笺取来。”

采薇没有迟疑,她取下腰间的钥匙,打开书房最里侧书柜最下面的柜门,从里面取出一个已经落了一层灰的锦盒。

锦盒上绣了花好月圆,只是因十几年过去,上面的金丝银线已经黯淡无光。

她用帕子擦干净锦盒上的灰尘,端端正正放到苏瑶华面前:“娘娘,这是……”

苏瑶华道:“这是当年我给小宝写的信,这些年过去,还是很想念他们。”

苏瑶华的声音包含怀念、不舍和心痛,更多的却是坚定。

“但不能只有我一个思念他们,作为他们的亲生父亲,陛下总要同我一起回忆当年那些岁月。”

沈轻稚轻轻吸了口气,皇后这一招太高明了。

先是让太傅夫人夸奖大皇子晓之以理,再用当年帝后两人丧子的伤心事动之以情,情理都在皇后这一边,那么太子之位呢?

她是醉了酒,是哭过痛过难受过,可前后不止一刻,她便重新回到了皇后娘娘,大皇子母后的身份。

她来殊音斋,并非只是找个没人的地方哭诉,她就是要取回这一匣子“丧子之痛”。

高明啊。

沈轻稚由衷佩服皇后娘娘,看来大皇子这个太子之位,似乎不会有太大波折了。

苏瑶华轻轻摸了摸那锦盒,半晌才道:“走吧,该安置了。”

采薇扶着她起身,左手把那锦盒收进袖中,撑着她单薄的身体往外走。

待来到楼梯口,采薇微微顿住。

沈轻稚借着书房里的宫灯,看到了两人的动作,便迅速从雅室出来,沉默地扶起皇后另一只胳膊。

皇后其实醉得不是很厉害,她知道殊音斋里一直有人值夜,现在才发现是个陌生的只有十来岁的小宫女。

她看了一眼沈轻稚,沈轻稚便敛眉低声道:“娘娘,奴婢是新进殊音斋的宫女,名叫沈轻稚。”

能进殊音斋的,都是最心腹的几个姑姑看准定的,苏瑶华也不担心这小宫女出去乱说,但凡敢多嘴一句的,怕也说不出第二句话了。

一楼二楼都已点了一半宫灯,虽不如白日明亮,也能照耀出沈轻稚精致漂亮的眉目。

她生得极好,人也年轻康健,瞧着如同春日里含苞欲放的花骨朵,鲜嫩而美丽。

苏瑶华道:“不错。”

她也只说了两个字,待到沈轻稚送了她们出殊音斋,苏瑶华也未再多言。

此后的日子,如涓涓流水那般匆匆而过。

沈轻稚习惯了殊音斋的生活,也渐渐同坤和宫中几个姑姑熟悉起来,偶尔皇后来殊音斋读书,她也都是恭敬侍奉在一边,还能陪着皇后娘娘说上几句话。

一年、两年、三年,她从三等宫女,升为了一等宫女,也在坤和宫有了自己的体面。

一晃,就到了弘治二十四年冬。

这一年,沈轻稚十八岁。

这一年,萧成煜终于被封为太子,成为储君。

转眼,便是春暖花开时。

第23章

弘治二十四年的春日,比往年雨水都要足一些,当连绵的细雨连落数日,就连宫中的小宫女们也都有些忧心了。

去岁新进宫的小宫女们,有两个机灵的小丫头识字,经红芹姑姑考量,去年年根底下便送来了坤和宫。

如今殊音斋里便有四个宫女,沈轻稚跟侍书便不用再值夜。

侍书已经升为司职宫女,比姑姑略差一等,却因在皇后娘娘那颇有脸面,便是偶尔出坤和宫,人人也都要叫她一声侍书姐姐,而沈轻稚也在短短三年里从三等宫女升为一等宫女,且看采薇姑姑的意思,约莫到了夏日,她就能升为大宫女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