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成流放罪妃后的发家生活 第113节(2/2)

成哥儿跟冬骞还不能掌勺,等他们能掌勺,彻底不用她的时候,这边的食肆可以交给他们,她才打算去饶州城再开一家许记。

搬去饶州的事情,闻氏还有四哥跟她已经商议过,祝太守在饶州城,家里人搬过去,也算有人护着,虽不能明面上护着,但暗地里还是能保护她们一二分,祝老太太的身体还是一日不如一日,哪怕用极品野山参续了命,但也就多个一年左右的寿命,看老太太恐怕也就明年春上了。

老太太现在还能吃能喝,真要有点什么,也是喜丧。

裴危玄也希望家里能搬去饶州城。

他以后始终都会匡扶正位,给父皇跟皇兄报仇,诛杀伏太后和新帝,但就算以后匡扶正位,他也不会以四殿下的名声,否则新帝和伏太后会杀尽两边的亲戚家眷,还有朝堂上近半数的官员,会血流成河,他只能起义,甚至不能以他的名号。

这样也能保护家人。

祝太守是舅外祖父,到时候最先收复的就是西南。

所以他还得劝说舅外祖父。

但不管以后如何,舅外祖父都能护着裴家人。

所以搬去饶州城也是必然的。

次日,裴危玄带着一批柿饼去了运河。

周家商队有批货要从边城运去京城里头,会在运河停留几日。

裴危玄把柿饼给了周晏。

周晏三十来岁,面容看着儒雅随和,看起来似乎是个很斯文的人。

他道:“主子放心,我会把东西送去王妃府中的。”

裴危玄点点头,又仔细嘱咐一番,让他此趟去京城打探一些事情。

两人说了会儿话,裴危玄才过去食肆那边。

到了晌午,今日的五畚箕柿饼也很快卖光,还有些家里日子过的紧巴巴的,也愿意拿个十文钱,买上两个给家里孩子尝尝甜甜嘴。

许记的柿饼大受欢迎。

每天都准备好几畚箕的柿饼,不到半个时辰就能卖光。

也就二十来天,她还剩余的三千多个柿饼就卖得干干净净,也就赚了十来两银子。

二十来天,周晏运送的货物也到了京城。

他让手底下的人把柿饼送去德昌侯府二房。

正因为那是王妃的家眷,他需得避嫌,不能让外人得知他同殿下的关系。

手底下的人把柿饼送去德昌侯府二房,也只说道:“是边城许记的东家花了大价格让咱商队把这些柿饼送来的,货要是收到,还劳烦夫人在上面按个手印,到时候还得回边城给客人看凭据。”

薛氏一听,道过谢后在凭据上按下自己手印。

等人离开,薛氏让丫鬟婆子们帮忙把柿饼搬回屋子里。

进了屋,她尝了个柿饼,实在好吃,没忍住一口气多吃了两个,怕积食才停了口。

上次喝了玉娘酿的葡萄酒,本以为葡萄酒味道已经很好,但吃过玉娘做的这个柿饼,才知玉娘做的吃食也是一绝。

薛氏自己吃了三个,又给二房的丫鬟婆子们都发了两个让她们尝尝鲜。

丫鬟婆子们拿着柿饼道谢,等回了各自的屋子才吃了起来,一吃都惊叹道:“这是什么干果蜜饯,真好吃,香甜软糯,还不腻人。”

“这真是二姑娘做的吃食吗?”

“应该是,之前二姑娘不还托人送了些葡萄酒回来吗?看样子二姑娘在边陲过得还好。”

“那是咱们二姑娘有福报,哼,不像三姑娘跟老夫人,也不怕遭报应!”

“嘘,你小声点,小心隔墙有耳,到时候给三姑娘跟老夫人知晓,把咱们给发卖了。”

“她们敢!咱们是二夫人的奴才,卖身契都在二夫人手里头,可不怕她们。”

“不管如何,都希望咱们二姑娘在边陲好好的,也希望以后夫人跟二姑娘还有见面的时候。”

“可不是。”

更大的奢望,她们跟薛氏一样,都不敢奢想,从来不会想到,玉娘也会有回京的一日。

这些柿饼,薛氏照例还是给大房和娘家兄弟那边送了点,其他都留着给栎哥儿吃,栎哥儿喜欢吃甜食。

三房那边,许沁慧也是这两日才得到中年男子的口信。

因为中年男人还在源宝镇跟饶州城逗留了些十日,打听裴家跟许沁玉的事情。

打听来打听去,也就知道竖王在个小商队里头跑商,赚些辛苦钱,竖王妃倒是有点小本事,但也只能混个厨娘开个小食肆和酒坊,酒坊似乎很赚,感觉这个家都是靠着竖王妃养活着的。

中年男人不懂三老爷为何会觉得竖王还有登上大位的可能。

这样的竖王,如何能成大事?

等他回去跟许三老爷复命,许曙平听完也不由皱眉。

竖王要真的只是在个小商队里头跑商,明显是不能成大事的。

这都已经两年过去,竖王还没有任何动静,女儿说竖王是十年后成大事,也就是还有八年的时间,竖王到底是如何起势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