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章 亲哥突击(2/2)

“嗯,你先拿回去,以后再告诉你。”不由分说的塞在他手里,一溜烟跑了。

“哎,什么?你慢点,小心车。”他在身后叮嘱,可这步行街哪里来的车。听到他关心的话语,心里一暖,血直往头上涌。这是一种什么感觉,幸福的晕眩?对!就是这词。

回酒店,前台告诉我哥哥来了,订了与我同一层的房间17-6,不过他的房间在电梯另一边。我摁响他的门铃,哥哥一脸冷漠的开门。我知道他就爱在我面前装冷漠,回头又会热情得让人受不了。

“来啦?你这大忙人,怎么有空闲来上海,不会真是为我来的,那我的罪孽可就深重了。”坐在客厅沙发上,瘪着嘴不咸不淡的撩拨他。

“为你?才不是,只是临时过来开会。”我这哥一贯如此,明明很关心,明明很在乎,他就是嘴硬,不肯承认。

“如果不是我就走了,你忙吧,免得打扰到你。回去记得告诉爸妈我来过了。”我起身真的要走,心里默数,1,2,3。

“等会,谁让你走的,我还没问话呢!”看吧,我就吃准他是这个性子。

“问什么呀,你又不是冲我来的,还是工作要紧,闲事空了再聊。拜拜了您嘞!”我一副吊儿郎当的样子,又引来他的念叨。

“给我坐下,一个小姑娘,坐没坐相,说话吊儿郎当的,像什么话,哪点有大家闺秀的样子。”看吧,他教训我就像教育女儿。平日里父母都忙,被几个哥哥拉扯大,大哥严肃,二哥脾气好,我哥却是既严肃又唠叨。但他对我死皮赖脸的性子,毫无招架之力。我一旦生气不理他,他的高智商顿时为零,跟在身后只有求我原谅的份。所以,长到二十岁,最宠我,最懂我的还是哥哥。

“我又不是大家闺秀,干嘛要装斯文。哎,我说哥,你过来究竟是为了什么,快说!”我回身倒在沙发里。

“你呀,都这么大了,还像个孩子。说吧,那个男孩怎么回事?”原来是大哥哥将我卖了,其实我早该想到他俩沆瀣一气的。

“什么男孩,不知道你说什么。”我不承认,也不否认。

“还瞒我呢,大哥回来就与我说过,那男孩是可造之才。究竟是谁,竟让堂堂剑桥的高材生如此夸赞。在我的记忆力,傲娇的他还从没如此夸过一人。”原来哥哥好奇的是杨飏。

“是吗?我可记得他夸过我。”我故意逗他。

“哎呀,那不算,那不过是为了哄你不哭罢了。”他又傻乎乎的被我算计了。

“什么,那就是骗我咯。不行,我要找大哥哥理论。”我的胡搅蛮缠也是过不了哥哥这关的。

“别想岔开话题,说他是谁!”知妹莫若哥,看来不说清楚是绕不过去的。

“看你这急眼,说就说嘛。”在哥哥面前一五一十的讲如何相识,如何相约,又如何与大哥哥辩论,但没有说出心里对他心跳加速的感觉。

听完这些,哥哥总算松了一口气,感叹杨飏的励志身世就像电影一样精彩,他还说如果有机会也见见。我告诉他,见他之前在书店附近见到过故事的主角,如若想见就约着一起吃晚饭。哥哥看了看手表,恰好午餐时间。

“不如这会约他,晚上要带你去见一个人。”哥哥要带我见谁,我们家没有亲戚在上海。

“见谁?我认识吗?”我毫不知情。

“再说吧,你先问问那个孩子有没有时间过来。”哥哥做事有条理,先做什么,后做什么从不混为一谈。

“哦。”我拿起手机拨通杨飏电话,他很快接了。

“喂,你吃午饭没?要不过来吃吧,就在酒店里,对,和我哥哥在一起,17楼6号。”通过电话,哥哥叫了餐饮服务。

二十来分钟门铃响起,是他来了,穿着我送他的衣衫。

“请进吧。”我退在一边,让他进来。

“这是我哥哥那文锦。哥,他就是杨飏。”我给他们相互做了介绍。

“你好,我是诗诗的亲哥哥,来,坐吧。”哥哥不露声色,面带微笑。

“那哥哥好,我听诗诗十句里有九句都提到哥哥如何优秀,如何宠她。”从他说话,可以看出情商蛮高。

“是吗,她会提到我的好?恐怕只会嫌我啰嗦吧。”哥哥嘴里那么说,脸上却笑开了花。

哪里用得着我说你啰嗦,这不是自己说出来了。”哥哥得意的笑还挂在脸上,就被我一句话说得尴尬。解围的铃声又来,是送餐服务。

楼层服务员跟在身后,礼貌的说了打扰,贵客点的餐已送到。将餐车上的菜品摆在吃早餐的桌上。哥哥点点头,给了小费,两人推着餐车带上门出去。

“来,一边吃一边聊。听大哥说起你一个学土木工程的,竟对金融颇有见地。”哥哥终于说到点子上。

“不敢,不敢。在图书馆打工时,没事就看书。无意间翻到几本金融相关的书籍,就一发不可收拾。想着毕业后准备一边工作一边继续进修金融类,我想拿个双学位。”杨飏如此有上进心,引来哥哥的喜欢。

“嗯,不错,年轻人有理想有目标很好,不要学某些人上大学学的都是没用的酸文腐词。”我知道哥哥说的是我,我用眼睛狠狠地盯住他,他装作没看见我的表情。

“其实也不全是,学诗词并不是在混时间,诗歌是世界上最古老、最基本的文学形式,是一种阐述心灵的文学体裁。而诗人则需要掌握成熟的艺术技巧,并按照一定的音节,声调和韵律的要求,用凝练的语言,充沛的情感以及丰富的意象来高度集中地表现社会生活和人类精神世界。在我国古代,不合乐的称为诗,合乐的称为歌,后世将两者统称为诗歌。而诗词里的旷然豁达,风花雪月也只有诗人才可以将它们发挥得淋漓尽致,如果换做我这种理科生是万万做不到的。”杨飏对我们学中文的理解让我为他鼓掌。

“难怪诗诗与你一见如故,看来你还是一个全能的才子,来来,快坐。”

又是一阵激情澎湃的饭局,三个人聊了很多,既有文学,又有建筑,涉及面很广。借着哥哥那句话说,这就是文学与现实的碰撞,不是头破血流,而是大放异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