郡主和离之后 第54节(2/2)

夜色中,徐空月一身锦衣沾满了寒霜,他微微侧过头,轻咳几声,指缝间有几许深色的东西。小皇帝瞧得心惊肉跳,连忙道:“快去传御医!”

可徐空月听到他的声音,微微侧过脸道,向他请安,而后道:“陛下不必为我费心,小事而已。”

“小事?”小皇帝急了,去抓他背在身后的右手。

那只苍白到没有一点儿血色的手,受了寒霜的侵蚀,早已冰凉入骨,不像活人。而那惨白的指缝之间,点点血色清晰可见。

小皇帝连脸色都变了:“这还叫小事?”

徐空月却露出一个惨白的笑容,“我之伤痛,尚不及她万分之一。”他将手挣脱开来,重新背到身后。“陛下放心,微臣不会有事的。”

可小皇帝却丝毫不信,他牢牢盯着徐空月,见他并未半点反省离去的意思,终究还是气恼地扭头就走。

只是走了几步,又气恼无比的回过头,让余连去敲明华殿的门。

小皇帝在此,明华殿的大门很快就打开了。小皇帝匆匆进门,朝着皎皎的寝殿便冲了进去。

兴安连忙拦着,却被小皇帝一把推开。寝殿之内,细柳上前阻拦,也被小皇帝狠狠瞪了一眼。

隔着最后一道纱账,小皇帝才停下脚步,气哼哼望着里面坐起身的身影。

皎皎的声音响起:“陛下这么晚前来,可是有什么要紧的事?”她似乎仍在病中,声音里满是虚弱。

小皇帝满腔的怒意顿时消散,不自觉低了几度,道:“皇姐可知,摄政王一直在门外求见。”

他本以为,皇姐会推脱说“不知道”,但皎皎声音虽然虚弱,却仍是承认了,“我知道。”

他顿时愕然,“那皇姐还……”

“陛下。”皎皎轻声打断他,“有些事,即便是陛下,我也不便告知。只恳请陛下给我一些时间,让我自己处理这些事情。”

“皇姐的处理,就是让摄政王一直等在门外吗?”小皇帝虽然不敢太过嚣张,但仍是小声抱怨着,“皇姐可知,刚刚摄政王都咳血了!”

帐内的身影似乎微微怔住了,小皇帝仿佛没有看见,自顾自说着:“外面那么冷,就算是再怎么身强体健的人也经受不住,更何况摄政王身上还有伤……”

“什么伤?”皎皎突然问道。

小皇帝露出疑惑,“摄政王前几日遇刺了,皇姐不知道吗?”

第65章 一句“功大于过”就可以……

皎皎面上露出一丝惊诧, 她的确对此事不知情。这段时日她一直待在明华殿中,不许任何人来打扰,尤其是关于徐空月的事, 她更是一概不闻不问。

因此即便是徐空月遇刺这样的大事,细柳也不曾禀报于她。

如今乍一听徐空月遇刺之事,她张嘴便要问他怎么样了,伤的重不重?但随即又反应过来, 倘若他当真有什么大碍,那么也不会在明华殿外一站就是那么久。

即便是他想, 他身边的人也会强行阻拦。

于是她便将所有的话都咽了下去。只是或许就是因为她什么都没说, 小皇帝等不到她的声音,便自顾自说下去:“幸好摄政王机敏,及时察觉到刺客来袭,立马就躲开了。只是刺客着实太过狡猾,他到底还是身中了一箭。虽然如今伤势在慢慢痊愈,但听说箭上有毒, 如今也不知道毒解了没有?”

他大喘气似的说法让皎皎几次想要打断他, 但都强行忍住了。

直到小皇帝说完,见她依旧不吭声,这才有些急了, 连忙问道:“皇姐,你难道一点儿都不关心摄政王是否有大碍吗?”

话几乎都被他一个人说完了, 即便皎皎当真想知道什么, 如今也没有什么好问的了。况且, 对她来说,更应该盼着徐空月重伤不愈才对。于是纱账之后,她的声音淡漠响起:“倘若他真的不行了, 我只会拍手叫好。”

小皇帝没想到她给说出这样一句话,顿时错愕,而后失声惊道:“为什么?皇姐你这么讨厌徐将军,恨不得他死吗?”

纱账之后的皎皎久久都不曾出声。就在小皇帝焦急踱步时,她的声音才重新响起:“陛下如今这样亲近他,才是不对的。”

“为什么?”她的三言两语带给小皇帝的冲击太大了,他完全不能理解。“可是摄政王不是拯救大庆百姓的大英雄吗?倘若没有他,西北的三城如今还在落在北魏人的手里,三城的百姓还要遭受多大的痛苦与灾难啊?”

小孩子会崇拜强者,鄙视弱者,即便皎皎不曾带过孩子,也对此多有耳闻。更何况她也是从这个年纪走过来的。倘若没有嫁去徐府的三年与六年前的那场巨变,或许如今的她还与小皇帝一样,对徐空月盲目崇拜敬仰。

可如今的她到底不似从前了。那些血泪与苦难在她心底化为仇恨的种子,在岁月的浇灌下慢慢长大,早已将从前的盲目抹去。“他是夺回了西北三城,挽救了三城的百姓,可就因为如此,他做下的恶事就完全可以一笔勾销了吗?倘若一句‘功大于过’便能抹去他犯下的所有过错,那么因为他的过错而死的那些人,都是白死了吗?”

小皇帝彻底被她这一番话搞晕,结结巴巴道:“可是……可是他毕竟是……是大庆的英雄,受到无数百姓的追捧……”

“陛下觉得这样对吗?”

“什么?”小皇帝不懂她的意思。

纱账后的皎皎轻叹了一口气,“你是大庆的皇帝,倘若大庆的臣民都以徐空月为先,陛下觉得这是正常的吗?”

自古以来,帝王皆怕臣子功高震主,甚至会不惜一切打压臣子。她不知道小皇帝将来会成为怎样的君王,却唯独不希望他成为被臣子镇压的君王。

既然如此,那么她就必须要从现在开始,打消掉小皇帝对徐空月的所有盲目崇拜。

小皇帝从前从未听她讲过这种话,一时间愣住了。皎皎接着道:“我知道陛下如今不能明白,但你才是大庆的君王,最该受百姓爱戴的君王,而不是向所有愚昧的百姓,盲目崇拜着一个祸乱朝纲的权臣。”

她所说的一切着实超乎小皇帝的所知范围,他惊愕得瞪大眼,许久之后才吞吞吐吐道:“可是……”

“没什么可是。”皎皎道:“我知道陛下觉得他有战功,是人人敬仰的大英雄,可他也凭借战功得了如今这样的至高无上的地位。”

说着,皎皎竟是一声冷笑:“自古以来,凡是成为摄政王的臣子,皆对皇位有着不可告人的心思。他不过是除掉了周敬奉,就请旨让陛下封他为摄政王,那么等到他将太傅收为已用,除掉了朝中大多数心腹大患,他又会请旨让陛下封他什么?”

半开的窗驱散了寝殿之内的所有沉闷之气,纱账在风的吹拂下,微微飘动起来。皎皎的声音隐在其后,若有若无。“总不会是让陛下退位让贤吧?”

“届时陛下会怎样?能不能像从前在庆仁殿苟活着,都几乎是一件不可能的事。”她这一番话对小皇帝的冲击着实太大,他许久都不曾吭声。

皎皎心想,她到底还是吓着他了。她本不想这样直截了当同他说这些,可眼看着小皇帝日益亲近徐空月,大庆的皇权日渐旁移,她实在是怒其不争,才会说出这些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