郡主和离之后 第33节(2/2)

张婉容说着,便从怀中掏出一叠书信。那书信厚厚一小摞,能看得出至少有十来封。余连公公连忙下来将书信接过,随后呈给皇帝。

张婉容依旧跪在地上,亲眼瞧着被她以性命护着的书信送到了小皇帝的面前。此时此刻,她先前对小皇帝的点点质疑已经消失不见,此时的她一心盼着小皇帝能给予她一个公正。“这些书信上,记载了那盗贼是如何与陆知章合谋,将朝廷拨下的赈灾款银取走。”

小皇帝翻看着这些书信,越看眉头皱得越狠。他本是小孩子,这样皱着眉的模样格外可爱好笑。但满朝文武,却无一人敢笑。他们看不见书信,只能从小皇帝的面部神情中看出,张婉容所言很可能非虚。

跪在下方的张婉容继续道:“朝廷钦差前往灾区查探实情时,陆知章又清源通判合谋,将清源所有灾民集中关押,令选了人冒充灾民,营造假象,哄骗钦差。”

小皇帝看完书信,又让余连将书信传给诸位大臣。那些书信在大臣们手中一一传过,每个人看完脸上的神情都很是精彩。

唯有徐空月看完,神色依旧不变。仿佛他们如今讨论的陆知章与他毫无关系一般。

等到张婉容陈禀完所有罪状,一直没有出声的慧公主才问道:“有这些书信为证,是否可以将陆知章罢官收押,彻底调查此事?”

相国周敬奉出列,他年过半百,留着一把山羊胡,倘若脱掉一身官服,与寻常遛街逗鸟的老夫子没什么区别。但此时站在朝堂之上,他浑身上下虽没有什么威严,但说出的话还是很有分量的。“书信可以伪造,只凭这些书信便将朝中大员收押问罪,是否太过武断?”

然而此言落到张婉容耳中,无异于质疑她所言的真实性。她顿时怒了,高声质问:“大人此言,可是说民女伪造了这些书信?”

“自然不是。”周敬奉能做到相国,所凭绝非和稀泥的本事。他朝小皇帝行了拱手礼,继续奏明道:“或许张夫人也是被蒙骗的,这也未必不是没有可能的。”

张婉容咬着唇,说不出反驳之言。的确,倘若没有一路被追杀,倘若她不是亲眼看见那黑衣人曾为夫君做事,或许她也会怀疑这些书信的真实性。可先前之事明明是她亲身经历,但此时说出,恐怕仍然会遭到质疑。

“所以,相国大人的意思是?”珠帘之后,慧公主突然出声询问。

“此事还需再查。”面对慧公主,周敬奉的声音恭敬了不少,“陆知章毕竟是一府知州,倘若没有决定性证据便将他收监问罪,恐怕难以服众。”

隔着珠帘,没有人能看清慧公主的神情,只是听到慧公主又问:“徐将军也是这样认为的?”

众目睽睽之下,徐空月双眸凝望着珠帘之后,那里隐隐绰绰能看出一道倩影。他不答反问:“微臣想知,公主是如何认为的?”

他将问题抛还回来,慧公主则从容道:“此事自然需要再查。但查证此事的人选,需要另议。”她说得不无道理。从慧公主开口让张婉容进殿便有人看出来了,这是一场针对徐空月设下的局。

倘若前去查证的是慧公主的人,那么对徐空月而言,无异于是痛失左膀右臂。但如果前去查证的是徐空月的人,那么这事便会大事化小,小事化了,最后连一个水花都看不见。

所以派谁前去,便是问题的关键所在了。

而此事与张婉容再无关系了,她随着领她进来的小太监出了金殿。临出去前,她鬼使神差回头看了一眼,便看见那位辅国大将军徐空月,正抬着目光看向龙椅的方向。

奇怪的是,他脸上的神情平静如初,好似风轻云淡,但一双黑白分明的眸子却暗藏着说不出的浓重哀伤,仿佛有无边的愁绪萦绕。

张婉容突然觉得,自己应该曾在哪里见到过如出一辙的眸子。只是一时之间,想不起来。等到除了金殿,瞧见慧公主身边的宫女等候迎接,她才猛地想起,那天她在马车上,从慧公主身上见到过几乎一模一样的哀伤色彩。

只是那抹哀伤仿佛一丝抓不住、握不牢的烟雾,轻轻一吹,便随风飘散了。

第41章 切记不可伤了她

徐府。

向以宇气得砸碎了杯子, “那慧公主是不是欺人太甚了?居然敢插手清源府的事!”

卫英纵淡淡提醒道:“清源府,那也是大庆的地盘。”

“是大庆的地盘又怎样?如今大庆的天下难道不是我们这些武夫守住的吗?就靠他们那群读死书的呆子,北魏的铁骑早把长安城的城门踏破了!”

“住嘴!”卫英纵一边留心着徐空月的脸色, 一边冲向以宇道:“什么话该说,什么话不该说,你怎么还是不明白?你这样口无遮拦,早晚怎么死的都不知道!”

向以宇知道他说得对, 他就是一介武夫,不喜欢跟他们这样的文人谋士玩心眼。但他就是很不服气, 凭什么战场上厮杀的是他们这些武夫, 到头来享福却是那帮什么事也不干、光会拖后腿的文人?

光是享福也就算了,还动不动就找茬,好像弄死了他们,那帮文人有胆子拎着笔杆子上战场砍人似的。

徐空月对他们的争论充耳不闻,他只是问:“陆知章派来的人呢?”从张氏出逃的那一日起,陆知章就派了人前来追捕, 担心张氏真的逃到了长安, 也曾派人将此事告知于他,让他派人协助追杀张氏。可即便徐空月的人在长安守着,那张氏居然还是遇到了慧公主。

这样的巧合, 由不得他怀疑,张氏上长安告御状, 这背后到底有没有慧公主的手笔?而太傅李恭存与相国周敬奉呢?他们有没有参与其中?

“昨夜去追捕张氏的几人, 几乎全落进了慧公主的手中。”卫英纵猜到了他心中所想。他心底也是十分奇怪, 张氏初到长安,怎么偏偏就拦住了慧公主的马车?倘若她拦下的是别人的马车,那么大不了他们派人将其擒杀掉, 但偏偏是慧公主。

他偷眼瞧了瞧徐空月,他脸上依旧没什么表情,仿佛天大的事在他面前也不值得一提。但卫英纵知道,其实他心底并非是无动于衷的。如今他对慧公主的身份存疑,在没有得到准确答案之前,他是不会允许一切可能会伤害到慧公主的行为发生的。

想到此处,他不由得计上心来,于是对徐空月道:“如今慧公主将张氏带在身边,我们的人也不好下手。”昨夜他们的人赶去晚了,等到的时候,陆知章派去的人都已经落在了慧公主手里。而他们投鼠忌器,自然不敢再下手,只能匆匆回来禀报此事。

而张氏被慧公主带走之后,便随她去了明华殿。他们的人鞭长莫及,自然无能为力。

早朝上的那一出,既在预料之中,又在预料之外。慧公主竟然没有趁此机会,直接安排自己的人手查证此事,着实出乎他的意料。

徐空月如何能不知晓,慧公主选择将张氏带在身边,就是为了避免他们的人再次对张氏下手。她这样严防死守,摆明了就是要借此机会,除掉他在清源的心腹。

向以宇气得直骂,“惹急了老子,老子豁出这条命不要,冲进明华殿,宰了那女人!”

他这样暴躁,不是没有理由的。陆知章身为清源知州,这些年暗中敛下的财可没有一分是用于自己身上的。他们在西北打仗,倘若用的银子都是来源于朝廷,那么西北那块地早就守不住了。

如今慧公主动谁不好,偏偏就挑了陆知章下手,他如何能不气?

气着气着,他又不由得瞅瞅徐空月,看他会不会先宰了他?

徐空月又将那根断过的簪子拿在手中,是不是摩挲两下。他脸上的神情从昨夜听闻此事开始,就没有什么太大的变化,仿佛慧公主拿捏住的不是陆知章的把柄,而是一件微不足道的东西。

饶是向以宇这样的莽夫都忍不住想,倘若慧公主真的是那位早已死去的荣惠郡主,倘若她手中握住的把柄不是陆知章这么个人的,那么徐空月是否就会为了哄她开心,将那人挫骨扬灰撒着玩,以此逗笑慧公主?

他被自己这想法骤然吓到。于是缩了缩脖子,不肯说话了。

倒是徐空月不紧不慢道:“如今张氏已经在金殿上告了御状,就算你们弄死了她,也是无济于事。”更何况,张氏只要一死,陆知章的嫌疑只会更大。

“即便无济于事,但原告已死,其他的难道不是由着我们说吗?”卫英纵倒是完全没有将此事放在心上,“要知道,清源府,这可是陆知章的底盘。没有了张氏,他要是还不能搞定朝堂的追查,那么他这个清源知州,也就白干了十年。”或者可以说,他是出于对陆知章的信任,才会这样有恃无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