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天下(458)(2/2)

“三大营内情国公当是知晓?”丁寿幽幽道。

朱晖庞眉微扬,并不直接回答,只是淡然一笑,“老夫曾督三千营,福英彼时还只是营中的把总指挥……”

福英已然全无方才的鲁莽疏狂,肃然叉手道:“标下多谢国公爷提携大恩。”

“欸——吾等俱要多谢丁帅成全才是。”朱晖纠正道。

“正是此理,若非缇帅明辨是非,主持公道,那英国公恐还阴魂不散,觊觎吾等呢!”马永成抿嘴轻笑。

张伟也朗声大笑,与福英半真半假地一同施礼道谢,丁寿也只得陪着他们干笑了几声,权作应酬。

难怪老儿出手阔绰,送给自己的那颗沧海珠怕不知凝结了多少兵血,丁寿思绪纷繁,目光复杂地从悠然自得的四人脸上一一掠过,心中突然升起从未有过的无力感,自己费心谋划盘算,使得张懋去位,究竟值不值得!眼前这些人,比之张懋,又有何差别!!

************

“差别自然是有,张懋老儿为公爵六十年,历掌京营、五军都督府,在军中尾大不掉,目空一切,相比朱晖,好歹心中还存些敬畏。”刘瑾逗弄着笼中金丝雀,漫不经心地向身后人说道。

“可小子帮他去了张懋,怕是军中再无人可以相制!”丁寿愤愤,他如今才算清楚,什么荫庇眷顾之情,都是他娘扯淡,怕是朱晖早就惦记着将挡路碍事的张懋搬倒,只是无人出面,可笑自己

竟以为得计,成功逼迫这老儿就范,人家不过是顺水推舟,白送人情而已。

“张懋虽然闭门省过,南京的两位国公资历均在朱晖之上,随便找个由头调一个入京,便可钳制于他,保国公也非傻子,他与咱家合则两利,不会没脑子地冲咱家龇牙。”

金丝雀儿在刘瑾逗弄下扑腾羽翼,啁啾吟唱,老太监见之欣喜,回身笑道:“各取所需,你也未曾损失什么,不要耿耿于怀啦。”

丁寿皱眉,“可他们吃相实在是太难看,团营在他们手中,小子实在忧心也就此废了。”

“你以为团营如今便没荒废么?”

刘瑾的诘问让丁寿一愣,这才想起刘瑾也曾短暂提督京营,自己还曾随他去校场检阅,听老太监话中之意,团营形势也不容乐观。

刘瑾取了绢帕净手,施施然坐在榻上:“弘治十八年,十二团营见操官军可称精锐者,仅仅六万五百七十四人……”

也是不过半数?!丁寿又惊又怒,“这些武臣勋贵实在太过!各营管操号头等官既在营日久,倚势专权,又私役军人,谋图私利,弊端百出,公公您便由得他们放肆?”

“咱家正在查盘边储,整饬吏治,京营乱不得,”刘瑾喟然轻叹,语气中竟有几分无奈:“百年宿疾,根深蒂固,聿清积弊谈何容易!”

转目丁寿,刘瑾忽地一笑,“你若想励精图治,施展作为,不妨以神机营试试手段,也让咱家开开眼界,只消记住一条,不可因小失大,牵动别处……”

************

天近黄昏,细雨霏霏。

一支数十人的商队沿着平坦官道,进入了顺天府丰润县下辖的一处小镇。

小镇地处要道,镇中人早已见惯过往商队,这支队伍中有骡有马,人皆一脸风尘,与一般商队并无太大差别,只是队伍前方的一个异族少女甚为奇特,着实引得众人瞩目。

少女约莫十六七岁,头戴貂帽,皓齿明眸,琼鼻英挺秀气,鲜红朱唇宛若樱桃,闪耀着水润荧光,清纯中又透出一丝妩媚,貂帽下秀发结成十数散碎细辫,均匀披散在天鹅般的修长颈项周边,随着她的袅娜身姿轻盈跳动,整个人宛若翩翩飞舞的蝴蝶,飘然若仙。

这等风姿人物本就少见,更奇得是少女穿着,时值早春二月,乍暖还寒,又逢晚风带雨,凉意习习,常人裹着厚实棉衣仍觉微寒,此女仅着一件无袖皮袍,裸着两条粉嫩玉臂,衣摆长不及膝,两条修长玉腿大半露在风中,足下蹬着一双未经染色的鹿皮短靴,将那双裸露在外的修长美腿映衬得更加矫健多姿。

这等俊俏少女,又穿着如此奇装异服,莫说镇中男女指指点点,便是同行的商队众人也不时偷瞟上几眼,其中一个肤色黝黑、国字脸细眯眼的青年更是望着那灵动活泼的俏丽倩影,痴痴出神。

重重一声咳嗽自身后响起,青年回过神来,回头笑道:“五叔!”

一个与青年面容相近的中年汉子微微点头,沉声喝道:“都别他娘看了,小心眼睛掉里面拔不出来!”

主家发话,商队一众人等连忙闷头赶路,不敢再瞧。

“五叔,爱美之心人皆有之,海兰姑娘青春少艾,大家发乎情止乎礼,无伤大雅,何必口出恶言。”青年笑道。

“我是说给你听的,亏你还读过圣贤书,非礼勿视难道没有学过!”汉子黑着脸道。

“自然学过,可侄儿也学过‘知好色,则慕少艾’,五叔以为先贤此语作何解?”青年嘻嘻笑道。

汉子一时词穷,恼羞成怒道:“家中让你求学是为了考取功名,不是让你与长辈顶嘴的,待我回去告诉大哥,自有人收拾你!”

“五叔饶命,小侄不敢了。”青年开口求饶,脸上却嘻嘻哈哈没半分惧意,他与这位族叔性情相投,从小相互玩闹惯了,知他不会真个向父亲告状。

拿这侄儿没有办法,汉子苦口婆心道:“棠儿,你是家中长子,大哥对你寄予厚望,你当自勤自勉,刻苦攻读,将来金榜题名,也好耀祖争光。”

青年瞬时愁云满面,“五叔,你也知道,我不是读书的料子,就是不耐父亲催逼,才找了由头随你出来游历,你又何苦为难侄儿!”

“便是帝乡不期,也可勤练弓马,熟读韬略,来日承袭佟家世职,此次带你出来是说让你增广见闻,可不是让你招蜂引蝶,将一些不三不四的女人带回家的。”汉子没好气道。

五叔意有所指,青年大为诧异,“海兰姑娘天真烂漫,活泼开朗,怎地不三不四了?”

“她穿得那般伤风败俗,还是甚正经人不成!”见侄子执迷不悟,汉子险些情急失态。

“还不是您要她付那餐食银子,她才用衣物抵账的,”青年小声抱怨,“不过是举手之劳,您还锱铢必较……”

“我又没让她脱衣服来抵,”汉子气急败坏,声音拔高了不少,引得众人侧目,将闻声看来的商队伙计都瞪了回去,汉子又小声道:“不计较算计,佟家这么大的家业不早败光了!何况我又没亏待于她,不说一路食宿包揽,便是这沿路关卡巡检,若非借着咱家便利,她一个不通世故的小蛮婆,莫说顺顺利利出辽东,怕早被人贩子拐走咯!”

回想起来汉子也觉晦气,家中组了商队惯例入京做生意,路边偶遇少女,

四处向人打听进京道路,与他恰好顺路,捎上一程倒也无妨,只是他见那少女肩头背着几件上好兽皮,一时起了贪念,允诺搭队却索要报酬,少女果然用身边皮草付账,本着利益最大、无商不奸的道理,他假道还是不足,看能否再榨些油水,怎料那少女直接脱了身上衣物来抵,可是把他吓得不轻,再三推辞不要,那女子只是不依,说甚师父告诉她不能占人便宜,他寻了几件旧衣想给她遮掩一下,她却死活不肯要,道是师父教她不能凭白受人恩惠,也不知哪家师父教出这么一个傻丫头,偏又那般耐冻,这一路上辽东境内还下了几场小雪,这丫头越冷越精神,将自己的傻侄儿迷得五迷三道,若非自己看得严,这小子恐无时无刻不在那丫头身边转悠。

汉子叹了口气,温言道:“棠儿,你的小心思五叔知道,可咱佟家虽说不是大富大贵的高门显第,在辽东也是有头有脸的世家大族,你弄一个塞外番婆进门,属实不成话。”

心仪之人遭长辈嫌弃,青年心中不喜,噘着嘴道:“咱佟家不也是女真……”

“放肆!”汉子厉声喝止,“自洪武年起,咱佟家便归化大明,你高祖父受朝廷之命,舍生冒死深入奴儿干招抚野人,才有了此后几世富贵,如今你我都已注籍定辽中卫,实打实的大明子民,岂是那些未开化的野人蛮子能比的!你再敢胡言乱语,小心我禀明大哥,打断你的腿!”

五叔显是动了真怒,青年也不敢再多言,低着头怏怏不语,汉子也觉语气重了,烦躁地挥挥手,“罢了,落脚打尖儿。”

青年一听大乐,三步并两步窜了出去,追着少女喊道:“海兰姑娘,住店休息了。”

少女蓦地回身,未语先笑,玉颊上两个浅浅酒窝,更显得俏皮可爱,只是出口之言令人绝倒,“太好啦,又可以吃饭啦!!”

汉子眼角肌肉猛地一抽,自己到底捡到一个什么人啊!!

************

一大海碗雪菜肉丝面,碗底深得几乎可将海兰的小脑袋瓜埋在里面,小姑娘抱着大碗呼噜呼噜,吃得不亦乐乎,桌对面的青年拄着腮帮,一瞬不瞬地看着她那副不雅吃相,脸上挂着傻子才有的亲和笑容。

“佟大哥,你怎么不吃啊?”吃了个碗底朝天,海兰抹了把额头热汗,抬眸便见到眼前人的一脸傻笑。

“啊?我不饿。”青年黑脸微红,随嘴编了个借口。

“那……你那碗面还吃么?”海兰直勾勾地盯着青年面前一筷未动的肉丝面。

“啊?哦,姑娘请用。”醒过味儿的青年急忙把自己的面碗推了过去。

“谢谢佟大哥,你人真好。”海兰喜上眉梢,朱唇轻启,露出两排晶莹如玉的贝齿,青年不觉看得痴了。

旁边汉子已然没脸再看,侄儿的魂魄已被这蛮女彻底勾走,自己可如何向大哥交待!

汉子名叫佟琅,家中行五,佟家自祖上佟满喇哈归附大明,到他这一代已历四世,开枝散叶,渐成辽东大族,大哥佟瑛现为定辽中卫指挥同知,对长子佟棠甚为看重,望子成龙之心愈老愈旺,可这侄儿偏对八股经注无甚兴趣,更钟意舞枪弄棒,常惹得佟瑛震怒。

佟琅倒没觉得侄儿喜武厌文这一点有何过错,佟家祖上毕竟是靠刀枪博得功名富贵,何必学那些穷酸书生咬文嚼字,如再丢了祖宗尚武之风,岂不得不偿失,于是向大哥进言带侄儿进京,借着春闱让孩子好生看看新科进士风光,也好振奋求学之心,实则是想带着佟棠出来散散心,老佟瑛则想着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的道理,勉强同意,可谁想遇见这么一个塞外蛮女。

凭良心讲,此女虽然性子野些,饭量大些,来历不清不楚些,但甜美俊俏,性情开朗,佟琅还是很欣赏侄儿眼光的,虽不能作正妻,但纳个小妾也还尽够,只是此女不拘礼节,不晓廉耻这一点,连佟琅都看不过去,佟家这几代人尽量淡化自家蛮夷出身,再过个几世,怕是儿孙都不晓得祖上女真人的来历,若让此女光着四肢在佟家进进出出,岂不挑起话头让人家说三道四,届时莫说佟棠了,自己的腿会不会被大哥打折都是未知之数,佟琅打定主意,此女断不能留在商队中了。

佟琅正心中盘算,如何赖账甩了这女子,客店门前想起一阵啰唣,打断了他的沉思,扭头看去,只见一个衣衫褴褛的老者捧着渔鼓,在店前与伙计分说不休。

那伙计如同轰苍蝇般追撵着老头,喝骂道:“你这老不修,这里没人听你瞎唱甚道情,还不快走!”

那老者瘦骨嶙峋,补丁摞着补丁的袍子上沾满油污,蓬乱银发随便挽了个道髻,额上布满皱纹,两颊干瘪萎缩,年纪看来已是不小,身手却还灵活,在店伙的围追堵截下竟还游刃有余。

“小哥哥,你不想听,莫不是店里客人也不想听?你行行好,让小老儿进去唱上几曲,避避雨也挣些吃食,也好为你店里拉些主顾。”

任老儿说得天花乱坠,店伙计只是不听,“你那鬼道情,哪个爱听,上回好心让你进来,你尽唱些因果报应,生死轮回,客人不耐走了大半,害得我吃了掌柜好一顿排头,今日断不让你蒙混过关!”

“那些俗人不具禅心,与佛无缘,我看今日店内客人甚多,总有几个有大机缘者,小哥哥便让我去度他们一度!”老儿锲而不舍,拐着弯子要往店中闯。

“当你是谁啊!度这个度那个的,你先把自己这身老骨头度化超脱了再说吧!”店小二见一人拦他不住,又唤来几个同伴,抓着浑身没有四两肉的老儿丢了出去。

“啊呦,我这一天没吃东西咯,你们连个方便都不给,是要逼死我老人家哟!”老儿在店门前湿漉漉的石板地上一坐,呼天抢地,哭得甚是伤心。

佟琅正自烦闷,被这老儿吵得心火更盛,重重一捶桌案,扭头喊道:“掌柜的,你这里若不清静,我等就换个地方落脚。”

“大爷您息怒,小的立即把这碍事的撵走。”一支商队几十号人,人吃马喂得多少生意,掌柜的岂会放走这些财神爷。

“诶,老东西,你要嚎丧去别的地方,不要在这里坏我们生意。”店掌柜一声令下,四五个店伙撸着袖子冲老人围了上去。

“住手!”海兰一声娇叱,喝住众人,“你们怎么可以这么多人欺负一个老爷爷!”

掌柜的急忙打躬作揖,弯腰时眼睛还不禁在那双纤直玉腿上转上一转,抬起身来已是目不斜视,“姑娘您不晓得,这罗老头整日在镇上借口与人唱道情,胡吣一些乱七八糟的,撵又不走,非得舍他一顿吃食才算了事,着实无赖。”

“小老儿我一唱便是大半天,只饶你们两个馍馍有甚不可,总不能白出力气吧!”罗老头争辩道。

“呸!”掌柜张嘴便是一口浓痰,“若不是怕你继续下去耽误店里生意,鬼才会给你吃食打发,告诉你,那便宜日子到头了,你马上给我滚蛋!”

“好了好了,”海兰黛眉纠在一处,向掌柜道:“这位大叔,既然老爷爷也不是白吃你的,你何苦为难他!”

“他要肯白吃我的那就好了,”掌柜立时叫起了屈:“姑娘诶,这老家伙若是肯拿了吃食便走,敝店也权当积德行善,只是这老儿每回非要唱了才可……”

罗老儿起身掸掸他那件已看不出颜色的破袍子,一捋颌下山羊胡子,自得道:“罗某也是读过书的人,岂能白享嗟来之食。”

“不要脸的老悖晦,我他娘踹死你!”掌柜抬腿就要踢人。

海兰玉掌轻轻一拂,掌柜只觉一股寒意自腿上传来,激灵灵打了个冷战,暗道见鬼,抬起的那条腿也不由之主地收了回来。

“不就是一顿饭么,老爷爷,吃我这碗面可好?”海兰将佟棠那碗面端了出来。

面虽然有些冷了,但对平日只能啃几个硬面馍馍的罗老儿来讲简直是天下珍馐,忙不迭连连点头称好。

海兰莞尔:“那快些吃吧。”

直勾勾盯着面碗,罗老儿吞了一大口口水,“小姑娘,老朽不吃白食的。”

“我知道,待吃了面我再听您唱。”海兰笑吟吟道。

罗老头一怔之后瞬时喜上眉梢,“小姑娘愿意听我唱曲?”

见海兰点头,老儿立时拉开架势,“那我现在便唱给你听。”

“先吃面……”

老儿连连摇头,“小姑娘不晓得,我们这行当讲的是饱吹饿唱……”

“要生禅,禅定了……”

“念弥陀,提功案……”

“知生死,又拘心……”

“空在前,天在后,真空不动……”

“天有边,空无边,佛得法身……”

罗老头拍着渔鼓,打着简板,摇头晃脑,念念有词,海兰手托香腮,虽听不懂他唱些什么,但也有样学样,随着老儿摇着脑袋,只觉有趣。

小姑娘开心,佟棠也跟着傻乐,还在一旁打起了拍子,实话说老罗头唱词虽不讨喜,但还未到荒腔走板不堪入耳的地步,许是镇上人听惯了才子佳人,将相公侯的故事,对他这些生死因果,参禅修佛的词曲不感兴趣。

难得遇见两个知音,罗老儿也铆足了力气,一曲接着一曲,也不怕自己一口气厥过去。

佟琅一直在边上冷眼旁观,只觉这老儿甚是奇怪,说是俗家却挽着道髻,唱着道情那词儿却是佛法,僧不僧,道不道,俗不俗,摸不清根底,直听到后面,他的脸色不由凝重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