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二十三章 进山(2/2)

据县志记载。

原来苍松翠柏。亭台楼阁交错-到农历的三月。诞辰之期。善男信女从周围各县纷沓而来。香烟缭绕。神案供品如山。

此时由于岁月悠悠。几经沧桑。古刹已成废墟。但古迹仍依稀可辨。

原来的观音庙早就,弃了。后来村民们筹资重建。恢复后的观音庙内有大殿两座。各类房屋四十多间。有多尊佛像。尊佛像形态各异。栩如生。

寺院东侧有天然八哥笼仙人洞诸景。

八哥笼其实是一面大的天然石石壁上错落有致的石洞就像天然浑成的鸟笼。

在八哥笼不远处有一磐石。突石壁之外悬于空之中此为凤源八景之一的仙人洞。

庙旁边有一规模挺大的水潭。碧波荡漾。蔚蓝的天空映照着水面。水天一色。令人心旷神怡。成群结队白鹭时而在空中盘旋。时而向下俯冲。掠水而过。时而噙着猎物。直冲蓝天。

在两岸的绿树丛中。栖憩着成群鹭。远远的望去。尤如朵朵盛开的玉兰。美不胜收。观音庙就坐落这湖光山色之间。佛语梵音。悠然回响。游人至此。无不陶然忘归。

“这的方很不错啊”范无病带一群保镖。在宋晴的陪伴下来到了观音庙内。看了看观音造像。只觉的惟妙惟肖。不比在其他大寺中所见的造像逊色。而那木制的飞廊更是独具特色。

宋晴跟着他们爬山。却不见丝毫气喘。一副气神闲的样子。令范无病感到有些诧异。问起缘由来。是宋晴从小就习惯了走山路。上山下山只是寻常情。

“山里面果然不错。站在这里看那水潭。真正是闲云潭影日悠悠。物换星移几度秋了。”范无病忍不住发感慨道。

庙的后面有一座砖塔。叫作秋虹塔。

这是一座仿密檐仿楼阁式砖塔。平面呈八角形。七层。由的宫塔座塔身和塔刹组成。总高度在四十多米。在凤源县算的上是一座特殊的宝塔。也是凤八景之一。

塔坐落在高约一米的白石须弥座上。塔的基座每边长三米多。中有柬腰。以云纹以及明代流行的卷草叶纹为主。塔从下上逐层收小。形成微微膨出的曲线轮廓。造型非常优美。塔内中空。成四方形。有楼梯可供登临眺览。

第一层东南西北四辟门。另四面有装饰性假门-门两侧有一对砖雕金刚。塔的八角皆立有砖砌圆柱。向上每层皆有四门。各层间门向变换设置。

每层的顶部有有砖装饰性斗拱砖木结构的外檐。檐头挑起处挂有风铎。微风吹来。叮当作响。

全塔都是由大砖筑成。胶以糯米石灰。主体结构十分坚固。经历了数百年风雨的侵蚀。屡遭大火。秋塔依然矗立于观音庙北。但塔身遍布裂隙。残损严重-内楼板楼梯皆毁。塔刹无存。

最吸引范无病的并不是这些精致。而是凤源的山水。这边儿的流水随处可见。就好像是蜒在自己的脚边一样。有了流水。自然就有了生机。寂静的山就多了动。有了灵气。

而山有了灵气。游客就会觉的舒爽。

宋晴自然是来过这的。就向范无病介绍道。“|时候这里的山路两边经常可以看到猕猴的。只是近几年来环境受到了一定程度的污染。由于开矿的缘故。山里面的动物基本上都向纵深处迁移了。”

据宋晴说。当初山里面有很多豹子之类的大型食肉动物。经常会下山到村子里面去觅食。后来随着村民们对山林的不断开发。这些动物们也都怕了无所不能的人类。只好退避三舍了。因此现在看到一只子都不是很容易。

“那我们在山下吃的子肉是真的假的?”范无病忽然想起了这茬儿。就有些怀疑的问道。

“那个应该是真的不过未必是新鲜的。”宋晴着对范无病说道。

不是新鲜的?范无病愣了一下。然后就想了起来。当初在吃饭的时候。好像宋晴确实没有那袍子肉的。他不由的有些反胃。忍不住对宋晴说道。“拜托啊。下次再遇到这种情况的话。你好歹提醒我们一声。吃了不新鲜的肉会拉肚子的。”

宋晴笑了一声。倒是没有再说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