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九十二章 挟洋自重(2/2)

然而这件事情对于杭州的城市形象的负面影响实在太大了,尤其是范无病所描述的警匪勾结案和灭火器放空案,更是让很多人对于这个美丽城市的好感度大大降低。

一座旅游城市如果臭了名声,以后还会有人愿意上门吗?因此市政府方面就很着急,各种关系托着,想要将范无病这桩案子给安抚下来。最好可以庭外和解。哪怕是赔点儿钱也在所不惜。

只要摆平了范无病,那么原先那桩交通肇事案就简单多了。叫肇事多给死家属赔点儿钱就算了,这还真不是什么大事。

不过范无病心里面也有些奇怪,为什么警方一定要维护肇事地利益,难道说这其中真的有什么猫腻不成?

最后还是东方晚报的朋友将消息递了过来,说是肇事的家长是从事对外贸易的,跟一些外国人的关系良好,这一次儿子出了事儿,就是通过这些外国朋友们对市政府施加影响的,否则警方怎么敢冒天下之大不韪,公然搞出七十码的事情来?

这下子范无病的心里就有数了,却是有些感慨,果然还是应了那句老话,官府怕洋人,尤其是现在各地都大搞开放,自然有很多地方都是要倚重洋人地,外国人来华,要的就是享受优惠政策,不仅是经济上地,也包含政治上的。^^^^

对此范无病感到非常恼火儿,却也没有什么办法,正所谓人穷志短,口袋里面没钱,腰杆儿自然就不硬,市政府这边儿要依靠洋人,自然就不能过河拆桥,更何况现在河还没有过去,桥自然是拆不得的,因此就要拖延时间,想方设法地保住肇事。

但是国内的民意也是不可抗拒的,尤其是范无病抛出照片之后,铁证如山,让市政府这边儿非常被动,他们派出的专案组的工作进展也陷入了僵局,大概没有多少人愿意为这种违背良心的事情工作。^^^^

最后警方实在被逼的没有办法了,只好想出了一个折中的办法,既然范无病是惹不起地,肇事也是惹不起地,那么就只有一个办法了,手底下的这些交警可是能够随意地摆弄地。于是在范无病积极地调动他的御用律师们赴上海,并且在国内聘请一些知名律师,组成联合律师团,准备好好跟杭州市警方打一场声势浩大的官司的时候,忽然得到了杭州市警方的通告,说是经过内部审查,现当时追踪车速的雷达设备出现了故障,设备生了偏移,因此才造成了车速误判,他们并且声称,当时范无病的车速,只有四十码不到。

杭州市警方承认,他们错了,并且在新闻布会上,有两名交警声泪俱下的忏悔了自己当日所犯下的罪行,为了赚钱外快,他们背弃了职业操守,承认了长期以来利用手中的职权,对过往车主进行敲诈勒索的犯罪事实。

消息一出,众人哗然,大家对于这个解释其实并不满意,既然范无病自承超速,而照片和罚单上面都表明了超速的事实和程度,并附有当事人的签名,就应该是有效的数字,怎么可能因为现在警方的一句设备生故障就改变了之前的事实?

有明眼人立刻指出,这是警方玩弄的釜底抽薪之计,目的就是为了维持七十码的前议,继续保护当日的超速肇事。

但是市政府方面认为这样做,就已经对范无病有所交待了,他们指示杭州市警方必须为此承担责任,并给予受害人范无病一定数目的经济赔偿,想要通过这个来封住范无病的口。

范无病接到了杭州方面的通告后也是一愣,良久之后才跟众人说道,“如果是这个样子的话,我们还真没有什么理由继续闹下去了。”

毕竟人家已经自承错误了,并且还有主动改正的觉悟,你不可能再有更多的要求,或坚持自己超速的事实,这样的话,就相当于是明着跟市政府方面过不去了,以后会惹来不少的麻烦,而且这样的行为在体制中也会引起强烈的抵制来。

只是令人气愤的是,肇事这下子又猖狂起来了,得意洋洋地说自己确实只是七十码的速度,当时的责任,就在于死穿越马路的时机不对,大有咸鱼翻身的意思。

媒体方面对于这种变化,也感到非常的愤懑,有人就在评论文章中质问道,“白纸黑字盖着公章和私章,这样的东西都不能够相信,那我们还能相信什么?难道只有相信金钱和权势才是万能的吗?”

就在众人对此都感到有些灰心丧气的时候,范无病却笑着对大家说道,“其实也有了很大的进步了,最起码警方肯低头认罪了,这就是一个巨大的进步!”

“但是对于那桩案件而言,我们给不了他们任何帮助,尽管我们都知道对方的车速在一百码之上的事实。”陈靖楚有些情绪低沉地说道。会有机会的,会有变化的,在这片神奇的土地上,只要没有死,就会有无数的奇迹生。”范无病神秘兮兮地对众人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