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49(2/2)

***

桃源乡比红淮乡还要偏,如果说红淮乡是在山脚下,还算得上是山清水秀好地方的话,那桃源乡真的就是处在崇山峻岭中了。

肃海跟所长打了招呼,第二天天蒙蒙亮着就背着包出发了,小常开着村里唯一一辆摩托,把他带到公路上,一颗歪脖子树的枝干上钉着块木头牌子,被白漆刷了,用黑色的笔歪歪斜斜地写着“幸福515路”,这儿只有这么一趟车去桃源乡,每三天发一班,距离上次发车已经过去了两天,肃海刚好能赶上。

等车的功夫,两个人捧着热乎乎的几个白煮蛋当早餐吃。

“桃源乡呀,那可太偏了。”小常说,“咱们这儿都算偏的了,他们那儿还得往山里去呢。而且说是叫乡,其实下面就一个桃源村,也就十几户人家吧,四十来口人,这还是几年前人口普查时候的数字呢。这两年咱们这儿进城打工的年轻人多了,留下的估计还没这么多人。”

鸡蛋很烫,是小常媳妇一早起来煮的,肃海拿在手里没吃。小常剥壳非常熟练,两个鸡蛋一磕,顺着小小的裂缝抠出点壳来,连着里面的白膜一起一揭,就这么一下,光滑的白煮蛋在手掌里转圈圈一样,不一会儿就脱得光溜溜的。

“他们跟咱们隔了几个山头,那儿有几座山挺高,又险得很,一般也翻不过去。不过那儿景色挺美的,比咱们这些小山包有看头,尤其是早晚下雾的时候,朦朦胧胧的,就是你们说的那个意境美。”小常两口把鸡蛋吃了,又喝了口水,把有些噎人的蛋黄送了下去,“就是他们那儿今年下雨下的太厉害了,这还没到五月了,就敢天天这么下,涝是不跑了了。”

“那么偏,当时是怎么发展起来的?”肃海这两天没事的时候也看了看地方志,整个葛州县是九十年代末才重新进行规划的,要是桃源乡真有那么偏僻,常住人口就几十个,应该会被合并到别的区域里才对。

“他们那儿有煤呀!”小常说,“我听我爹说,当时规划的时候,勘探出来他们旁边的山里有煤,所以不仅没取消合并,反而给了很多优惠政策呢,当时桃源村几乎人人都去矿上工作,把我们这儿的人羡慕得不行。不过,那煤储量也不多,没采几年,就给挖完了。所以人才慢慢都走了,只留下走不了的,还在山里待着。”

说话间一辆破旧的公交车摇摇晃晃地开进了视野里。

“肃哥,你赶紧过去吧,就这一趟车,赶不上就得等三天以后了。”小常冲他挥了挥手,“你过去要是有啥帮忙的,给咱所里打电话啊,那座机号你记着的吧?”

肃海点了点头,正要上车时,想起了什么,从背包里摸出两盒烟塞到他手上,“留着抽吧。走了。”

***

车足足开了五六个小时才到桃源乡,肃海从车上下来的时候已经快两点钟了。

沈亭暄撑着伞在路边等他,见他下来,裙角都顾不上提,一溜烟儿跑到了他面前。

“你怎么出来了?”肃海觉得自己在车上待久了,染了一身长途跋涉特有的味儿,便稍稍跟她隔开了点距离。

“我等你呀。”沈亭暄说,“大家都人心惶惶的,我待着也没什么事做,就出来接你了。”她把被风吹到额前的头发重新拢回耳后去,“而且这离村子还好远呢,还有段山路要走,我担心你嘛。”

肃海走在她旁边,因为风阵阵地吹着,改变了雨丝飘落的轨迹,再加上他本身就人高马大,难半个身子露在外面,不一会儿就沾染着湿润的气息。沈亭暄努力地把伞举高,一个劲儿地往他那边倾斜。

“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