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三十六章 完美(2/2)

在这个美丽的圣诞假期,无论是彻夜排队等待观影的准观众们,还是被各种情绪纠缠、辗转反侧难以入眠的已观影观众们,《黄昏》带来了震撼。也带来了一个似乎特别漫长的夜晚。

又有众多影迷粉丝们登陆互联网,分别涌入各个评分网站、博客论坛等地,给《黄昏》打分,以及分享自己第一时间的观影体验感受。在《黄昏》官网社区论坛,影迷用户托马斯刚刚看完了imax午夜场,并分享了自己的评语。

“为免剧透,我只想说它实在超乎了一切想象和期待。在电影的最后一刻,所有观众都发出了伤感的叹气,一个有如罗马斗兽场般大小的剧院充满了复杂的滋味,大家都完全被陈枫刺伤了,这是电影史中最残酷的一幕,也是最美丽的一幕。人们一起地品味,并一起感受到痛苦,这是一个文化现象。

做得非常好,神奇的陈枫!《黄昏》比我预想中要惊人得多,它包含了太多不可思议的元素,就像宣传中的那样完美融合;难得的是它展现了发人深省的艺术特性,这无疑会使它更具备潜在影响力。它会有它的批评者,只因为有人因导演是陈枫而给它一记耳光,他们应该被外星杀手收拾,他们是阻碍美好世界运行的人。恰恰相反,人们会愿意到影院观看这部电影一遍又一遍,因为它是那么伟大,电影给了我们太多萦绕在脑海的震撼和模凌两可,我们则给自己留下了一种不停想起和狂热的感觉,那会跟随你生活,跟随你睡眠,永远。”

影迷用户斯蒂芬则跟贴说:“我看的是普通影院,但我绝对要去多看一次!imax!我觉得《黄昏》是一部第一次让你接受感受体验(也许第二次也是),第二次(或者第三次)才让你看懂的电影。”

“这注定是一部会爆发争议的电影。那些看完电影总喜欢写点东西的人,搞不好又要因此打起来。 那就首先表明立场,我个人属于这部电影的强烈支持者,《黄昏》是一部的确好的不得了的好电影。

我喜欢陈枫的这个处理,把一个可以非常非常炫目的故事拍成现在这个“写实主义”的样子,这和诺兰对《黄蜂侠5》的改造大抵是一个道理。以大众的审美惯性,大家恐怕更期待一个《天绝》那样的东西,视觉要更炫目,色彩要更亮丽,暴力宣泄要更足,亲情、恐惧、人类面对灾难的劣根性等等都要点到为止,人类和外星人应该轰轰烈烈地打仗,外星人应该在我们的反击下被彻底摧毁,总之就是说,千万不要把一个纯粹消费、纯粹消遣的东西玩得太沉重。老实说,老百姓对商业大片作这样的要求和期待一点都不过分,但问题是,这一次导演是陈枫。陈枫不像其他导演,公众想要什么,其他导演可以给更多,陈枫则喜欢把你喜欢不喜欢的东西,统统揉在一起给你。

其实这个结局我看完也不特别爽,用朱文的话讲,“有点性生活过了一半的感觉”,但我只有一点点遗憾,只是少了最后宣泄的满足感,除此之外,则无一处不好。 ”

“刚从午夜场回来!非常非常激动!超棒啊!”伊莉莎白写道:“首先最令我高兴的是《黄昏》没有让我觉得陈枫消失了,或者不知道他在说什么,他还是那个陈枫,越来越棒的家伙!他带领着他的团队创立了一个新的科幻世界,并坚持到最后一秒,哇哦!你能想到西方文化、功夫、亚洲文化、星际科幻都在一部电影里吗?我知道现在还为时尚早,但那些人是对的!他们已经在讨论梅思诺最佳电影、最佳导演、最佳配乐、最佳摄影、最佳剧本、最佳剪辑、最佳视觉特效……相信我,这部电影的面貌已经新颖、独特、美丽得完全令人陷入长时间惊呆的程度了。”

“今晚我真是被震惊了!我在imax影院观看这部电影,剧院里坐满了人,还排着一支长长的队伍。”又一位imax观众布隆德写道:“我想我从来没有见过一部电影可以让观众在电影结束后自发地鼓掌长达3分钟,然后聚在一起讨论这部电影,它正是做出了一些令人兴奋的讨论和赞叹,这让我很开心,他们都说,《黄昏》的出现标志着一种星际科幻新文化的诞生,我相当赞同。”

根据各路媒体的市场分析,《黄昏萤火虫》的市场受众面很多很大,星际科幻迷、功夫动作迷……问题在于如何不让观众们觉得“不可能”、“乱七八糟”,陈枫的影响力和强大宣传无疑提供了一次机会,观众们满怀兴趣和期待地走进了影院,而现在他们纷纷赞颂着这部电影的美妙。

影评人米歇尔则写道“世界已经在梦工厂电影毁灭了无数次。以各种不同的方法。所以,即使以后真的世界末日,大家也无需惊恐,只需要找出相应的电影温习一下即可。

“黄昏”的情节也是简单并且老土。它的海报文案一句话便概括了:“人类的最后一场战争不是由人类发起的。”是的,又是外星人。再一个被拍得滥掉的元素。即使是feng这般惯于操作商业大片的导演,也未必能拍出什么新意吧?

但是看完之后,我却还真的怪喜欢这部电影的。无他,只是再次证明我的恶俗而已。(本站..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动力。)

.全部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