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行之的古代日常_分节阅读_333(2/2)

先看看书,是提前了解,然后就可以在心里部署一些准备。

想到李云玺的新教化之法,景行之也是觉得有些压力。

李云玺的新法子,到底怎么回事?——简单来讲,就六个字,先致富,后教化。

这种法子和以往的套路不一样,也不好实施。

无他,这其实是两个任务。第一个,致富。第二个,教化。

第一个是第二个方便实施的前提,但是第一个就很难,能搞得了发展的官员,都是能臣。

能臣更多在李朝的重要地方卖力,不会大规模地往边陲小地送。

这回的王子凯和温常超,还是因为定北和安北的意义重大才派遣过来的。

这两地本来就是李朝的,被抢走了。而李云玺和李朝人,都不想这两个地方再被抢走。

李云玺也不商量,就把难题丢给景行之了。

景行之见到参场,就和狐狸闻到了烤鸡的香味,哪还能撒手。

所以他积极得很,上报王子凯,两只狐狸达成了共识。

三日后,北行队伍终于抵达了安北。然后一队人马,分作两队,北行的队伍里少了一半人马。

又是一日,剩下的队伍人马终于到了定北。

迎接队伍的人马是先前留驻的军队,宁海波站在城头,看着慢慢靠近的北行队伍长龙,心情复杂。

他没想到,亲生的兔崽子居然跑到定北来了。

当然,他也没想到,兔崽子能中状元。

家里的宁雍远是个被宠着的孩子,吃不了读书的苦,早早地丢下了学业。

上回回京,宁海波抽空给找了个还不错的职位,走后门把宁雍远塞了进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