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3节(1/2)

</br>“凡人与修士其实都是人族,并未有什么不同。凡人之所以寿数短暂,便是因为凡人没有掌握粹炼身体的方法。这种方法,被修士称为道法,被和尚称为禅法,在妖族看来便是妖法,其他还有鬼术魔功,其实万法同源,皆出一道,都是粹炼身体的方法而已。”此际,说到修炼之事,老头儿方有了几分高人气象,他侃侃而谈,“你修炼的过程,便是粹炼身体的过程。”

“人要长生,长生的缘法从哪儿来?”老头儿道,“凡人食五谷,故生老病死。修士到辟谷便可餐风饮露,引天地灵气入体,以灵根炼化灵气为灵力,灵力于体内粹炼经脉血肉……何为仙,仙者焉何长生?无非是凡人将自己的血肉骨骼五脏六腑粹炼为灵体血肉,那时,凡人的身体血肉的本源其实与游移于天地间的灵气已没有任何差别。”

“灵气是什么?”老头儿微微一叹,“说白了,灵气是这天地的本源所在。人族需要有灵根方可修炼,妖族讲究开启灵窍,就是和尚,说是世人皆可修行禅法,实际上禅法也得讲究个悟性呢。这悟性是什么,说穿了,还是对灵性灵根的要求。”

“再往远里说,如果你修炼到了一定的境界,你就会明白,这世间,先有灵气而后生万物。故此,只有当人修炼至于天地本源同为一体时,人才能长生。”老头儿淡淡道。“那时,人才算真正的超脱凡胎,带上了一个仙字。”

“这,便是成仙。”

知趣早听过罗水仙论道,道,“我水仙爹也说过,其实我们所在世界也是别人修炼出来的。这紫金鼎既是你家主人的丹田所化,莫非,我们所在的地方,就是天帝的丹田?”

老头儿赞许的一点头,“你灵根虽然寻常,悟性却远胜常人。这道天境、四方境,实际都是天帝的道场。”

幸而知趣有上辈子,接受能力强,惊叹了一时,知趣又问,“那我就奇怪了,天帝的道场生出这么多生灵。我那会儿暂时到合体境界时,丹田里啥都没有啊。”

“你那不过是因烈火丹的药性,短暂提升修为,跟正常的修炼进程自然不一样。其实,哪怕没有烈火丹的原因,你以为是人就能修炼到天帝的程度的。”老头儿斜着眼睛,傲倨的很,“百万人修炼,你以为个个都能修炼出自己的道场的?”

知趣心下一动,问,“那你主人修炼出自己的道场没?”

“当然。”老头儿斩钉截铁,“我的主人天赋奇才,方能开辟天地,成就道场。不然,如今怕也没有丹鼎了。”说着,老头儿惆怅的叹口气。

知趣好奇地,“前辈,那您说说,这道场如何形成的。”掰手指一算,“你看咱们这天空,有星星有月亮有太阳的,您主人的道场,也有日月星辰?”

老头儿道,“天妒英才,若非主人渡劫之时不幸陨落,日月星辰又有何难?”

知趣难掩失望,“那你说的道场,就是你家主人的丹田呗。”刚刚吹的牛皮到了天,原来就是丹田换个名儿,改叫道场。切,那他以后管自己丹田叫天宫,还能自封个玉皇大帝做做呢。

“蠢才蠢才。”老头儿摇头道,“丹田不过是灵力混沌之场所,怎能与道场相比一二?”想着知趣无甚见识,老头儿问,“如今,你的丹田,可有天地之分?”

“我现在丹田不是伤着了么。”

“狡辩。”老头儿道,“别说你现在,就是你用烈火丹至合体境界时,你丹田仍是混沌一片。而当年,我家主人度大乘期时,便已将丹田分出天地,假以时日,便有万物将生。只有丹田分化出天地,才能称之为道场,不然,你以为什么小元婴小化神的丹田,都能称为道场的?”老头儿一幅你没见识的模样,很是奚落的瞥了知趣一眼。

知趣摸摸鼻尖儿,“天地很难分啊?”

知趣的气弱助长了老头的脾气,他傲倨异常,道,“开天辟地,你说难不难?”

知趣最瞧不上这种摆架子的家伙们,吊着眼角道,“你有什么好神奇的,不管开天辟地,还是神通无敌,都是你家主人的事,与你也无关啊?”

老头儿嘿然一声,嘴一撇,再次表达了对知趣无知的鄙视,“这你可错了,我是自主人身体里修炼出的婴灵,随着主人的修炼,我一点点长大。主人到合体之境时,其时我们已是一体。何况主人之于自己的丹田,所为有限,反不如我生于丹田,长于丹田。故此,将丹田开辟天地之事,是由我来做的。”

说到当年荣光,不必知趣问,老头儿就得啵得的往外喷了,“想当年,我用主人所授道法,破开丹田之混沌,再以五行灵力塑山川、生河海,若非主人忽遇九天劫雷,我必可捏星辰,悬日月……”

话到最后,老头儿再次怒意横生,“要是让我知道当年是谁把天雷落到我家主人头上,害我家主人身死道消!我非扒了他的皮抽了他的筋砸碎他的骨头炼化他的阴魂!”

老头儿生了一顿气,说了一顿想当年,知趣也听了满耳朵的八卦。不过,知趣最关心的还是,“那叫你这么说,我得拼命的把你这丹鼎修炼到合体的境界,你才能把我的丹田补好。那把我丹田补好,那会儿我算什么境界啊?”

老头儿低声嘟囔了一句,知趣仿佛没听太清,又问了一遍,“你说啥?”

“其实你也不必太介意。”老头儿道,“你将丹鼎修炼至合体境界,你的身体血肉都是合体境界的标准。丹田的话,再重新修炼就是了。你都有修炼到合体境界的经验了,再修炼也快。”

知趣何等精明之人,心道:好个老杂毛儿,这是想糊弄我呢。骗我给他出苦力,修炼紫金鼎,他好渔翁得利!想糊弄傻小子!

老头儿觑知趣神色,眼珠子一转,道,“你要觉我坑你,就凭你这小炼气,没了丹鼎活不过百载。要不,你还能找到比丹鼎更适合你修炼的宝物?”

“或者,你还有别的延寿法子?”

知趣狠狠的瞪老头儿一眼,老头儿立刻,“你也甭想对我下黑手,当时九天玄雷都没霹死我……”

知趣忽然牙痒。

第二四五章 老滑头

知趣遇到过无数精明的人,但,这种无赖的老滑头还真不多见。

尤其是,现在的情形如老头儿所言,知趣如今还真离不开紫金鼎,尤其他若再不修炼,眼瞅着就要走到头儿转世投胎了。

知趣心里唧咕人家老头儿滑头,实际上,他心眼儿也绝对不少。当务之急,倒不是计较做苦力修炼紫金鼎的事,他得赶紧修炼到筑基,这样寿数增至三百,才能图将来呢。

“唉哟,瞧您说的。”知趣眉眼一弯,透出几热络,抬手给老头儿添了盏茶,态度一百八十个大转变,“就像前辈说的,您经验丰富,我请教您还来不及呢。哪儿能嫌弃您呢,何况您以后还得为我修补丹田呢。我现在就有件事,想麻烦前辈指点我一二呢。”

老头儿呷口茶,已是闻弦歌知雅意,“筑基的事。”

“要不说是前辈呢。您猜我心,一猜一个准。”知趣恭维一句,又忍不住掖揄老头儿,“像我现在,修炼三天才比得上以往修炼一天的进度,你还有事儿没事儿的偷我灵力,更是雪上添霜了。”

“按前辈的意思,咱们是长期合作,您这也不能涸泽而渔啊。我若到不了筑基,再过几十年就没命了。我就不信,你这样容易就再找一个有我这样资质、我这样厚道的人,怕是难了。”知趣看向老头儿,问,“您说呢?”

老头儿小声唧咕一句,“不就是不让我用你的灵力么。”

知趣两只眼睛盯着他,老头儿一脸割他肉的模样,继续唧咕,“不用就不用呗,等我这鼎到筑基气象时,我再用。”

这还差不多。知趣稍稍满意。

知趣又道,“前辈,你在这鼎里偷窥我不是一日两日了。那,你对我的修炼有没有指教我的地方啊?”知趣颇是虚心,“没事,前辈的话尽管说,你给我指出来,我也能修炼的快一些,是不是?”

这样两相得益的事,老头儿并没有拒绝。事实上,当他决定现身之时,就存了指点知趣的意思。不为别的,老头儿是修道上的行家,错过知趣,他再想找一个丹田受伤不得不在紫金鼎修炼且天资如知趣这样的五灵根,实在是难于登天。何况,知趣是个厚道的人。

知趣得此紫金鼎,已有三十载的时光,老头儿硬是憋着不露面,就是想瞧一瞧知趣的品性。

哪怕老头儿也得说一句,精明到知趣这种地步的人,还能这样厚道,实在罕见又珍稀。老头儿是想求存,并不是为了跟知趣比机灵。故此,对于知趣的提议,老头儿认真道,“要说指点,我就不客气了。我修炼多年,也算有些心得,便与你说说。你且听听,看我说的可有道理。”

老头儿突然转变态度,知趣顿时便明白老头儿的心思,一笑应道,“诶,您说。”

不得不说老头儿态度的转变实在对了知趣的胃口,知趣是典型的吃软不吃硬,只要老头儿诚心教他,知趣并非不知感恩的人。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