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帝难为_分节阅读_208(2/2)

宋珠玉在此赈灾案中得到了不错了声名,就是先前不大喜欢他的明湛,也觉得这小子不错,虽愣头青了些,做事却还认真。

就是方慎行,也让人大大改观。王叡安还赞了方慎行几次,颇有些方慎行改邪归正,继续努力的意思。

其实方慎行真是苦不堪言了,虽然他在朝中名声有所改观,但是,因他是此次赈灾案的举报人之一,着实得罪了不少人。连他弟弟进国子监的名额都给人顶了去,无奈,方慎行只得为弟弟另寻了私塾去读。

幸而如今方慎行还在明湛跟前儿挂着号儿,即便有人想报复他,也会瞧着君王强势,不敢做的太过份。方慎行也一一的忍了,但是,只有千年做贼,没有千年防贼的道理。就是方慎行也没料到,自家突然爆出租子过高,剥削过重,佃户于方家门前撞头自尽一事。

佃户死了,哪怕是自尽,也要波及身为主家的方慎行。帝都府受理此案,传唤方慎行的同时,方慎行御史台的差使眼看着也保不住了。

方慎行是个很机伶的人。

同时,他父亲早逝。方氏家族在权贵圈儿里的地位,一年不比一年。方慎行家并非方氏家族嫡支,日子过的普普通通。别看方慎行在外头穿戴俱是致。实际上,除却官服,他也只有那两套好衣裳,就是为了在外头支应面儿上的事儿,省得叫人小瞧。

与方慎行不同,宋珠玉穷光蛋一个,光脚的不怕穿鞋的,穷到宋珠玉这个地步儿,反而是无欲则刚了。

方慎行不一样。

方慎行想过好日子,光鲜亮丽,人人奉迎是最好不过的了。

他在朝中拼命的钻营,就是为了把日子过舒服了,没人能欺负他。别人看自己,不能由上往下的藐视,而是应该由下往上的仰视。

这就是方慎行的理想。

至于其他的修身治国平天下,他真没那么远大的志向。

赈灾案一事,方慎行也想了许多。最终他在宋珠玉的折子上署名,是经过深思熟虑的。

首先,他在明湛身边儿呆过,稍微了解一些明湛的性情。

君王明睿智,连那些惯走江湖行骗为生的道人都不是君王的对手,更别提自明湛登基之后,这一桩一桩的案子。不论过程如何,其结果总是顺着帝王的意愿进行。

方慎行清醒无比的认识到,他面对的是一个英明的君主。若是只靠着些小机伶小奉迎,难以在君王面前站住脚。他得做些响亮的事儿出来,以全新的面目出现在君王面前。

这样,他才有出头儿的机会。

方慎行这样做了,他在宋珠玉赈灾粮贪污一案中署了名。

而帝王,也看到了他。

但是现在,方慎行却面临着一桩决定其生死荣辱的官司。

方家至今日,早已不复往日排场。如今,方慎行家效外不过是有个十顷小庄。

日子不宽裕,倒也还过得下去。在公卿如狗的帝都城里,实在算不得什么。就是哪个地方上的土财主比方家有钱的,都多的是。

案子并不难审,很快便有结论:方慎行说了,他家向来是取三成租。

现在帝都人家儿大都是取三成租,但是,为何佃户会撞强自尽。而且,还是跑到你方慎行家门口儿去撞墙自尽,不会就为了恶心你方慎行吧。

一条人命呢。

田晚华现在完全是包青天附体,自从被明湛教导过,田晚华就谁的面子都不给,一门心思只听明湛吩咐。

方慎行这人,在明湛的脑海中还有几分印象。

但是,这并不是什么特殊人物儿,需要特殊对待。

田晚华细审后发现,方慎行的确是取三成租,但是方家的管家,管着效外小庄的管家方惜福,的却是五成租。全帝都没有这样盘剥的,佃户交不出租,只好拿喜儿抵债。

结果,杨白劳走投无路,就去方慎行家门口撞墙。

真相如此简单,方惜福自然是斩立决,可是你方慎行,也要背一个驭下不严的罪名。

别看方慎行是御史台的人,御史当中的倾轧并不少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