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切从相遇开始Ⅲ_分节阅读_245(2/2)

至今,贺连博也不明白,那水瓶为什么没有被林岳山拿走。但司徒明白。

司徒一直以为,林岳山去案发现场是为了死者的那张成图,现在分析,不仅仅是这样。林岳山要带走的还有空水瓶。也就是所谓的“作案工具”。问题就出在这里。谁都没想到贺晓月搀和进来,还拿走了成图。林岳山那么明,当然知道贺晓月干过什么。他没走拿走水瓶,很可能是为了报复贺家。

换句话说:在方惠死亡当天,林岳山意识到是贺晓月拿走成图那时候起,就抛弃了贺家。

案子终于真相大白了。剩下的就是贺晓峰跟贺晓月的问题。

到了这时候,司徒才问:“林岳山肯定还跟你说过什么,比方说:一旦败露了,后面的问题怎么办。“

“是说过。”贺连博疲惫地喘了口气,靠在沙发上,“他的话,跟你的一样。让我选择。他很明确的告诉我,你们不会有证据。一旦抓了我,就说明你们掌握了所有的情况。在没有证据的状态下,你们是无法指控晓峰的。”

“如果不想拉着你儿子一起死呢?”司徒冷着脸,问道:“他让你怎么做?”

“你这话说的不对。”贺连博第一次否定了司徒,“晓峰的确没有跟着我去见方惠,这也是我的一点私心吧。可以说他什么都不知道,只是根据我的要求,帮我带了一瓶水而已。”

哼哼。司徒在心里冷笑。这个说法,显然是推翻了贺晓月的供词。就是说:在选择中,贺连博把最后一票给了儿子。

然而,事情不会这么简单。贺连博打什么主意,司徒心里很清楚。

要么,贺晓峰是被利用,在不知情的时候成了协犯,找个好的辩护律师给他,结果不会严重;要么,贺连博咬死贺晓峰,最后贺晓峰即便不死,也是个无期。可贺连博会咬死自己的儿子吗?

用脚趾头想都知道不可能。

司徒拉着葛东明出去商量。司徒的意思是:“贺晓峰要是没在知情的状态下参与作案,我把脑袋拧下来当球踢。你也清楚,贺连博肯定不会说实话,如果让田野出马,贺连博不说也得说。但是,我不想把贺晓峰弄进去。”

葛东明的脸上纠结出古怪的神情来,“为什么?”

“我想把贺晓峰还给林岳山。”

“你太异想天开了!”葛东明连连摇头,“林岳山不会再接触他。再说,就贺晓峰那智商,你觉得他适合做卧底吗?”

不等司徒再说什么,葛东明抢白道:“如果你真这么打算,不止要跟我商量。唐老那边也要去走一趟。你想好,成不成都是对半开。”

好吧,目前看来也只能这样。

涉及到一些重要的计划,一定要跟唐老打招呼的。司徒明白这一点,他甚至想现在就去见见唐老,可一想到叶慈和唐朔那边的进展,硬生生忍了下来。

老人家,也是一夜未眠吧。

唐老坐在家里的书房,手边是妻子为他泡的一杯参茶。参茶从冒着热气到变的冰凉,唐老动都没动过。他几次拿起电话都犹豫了,最终还是没有插手h市那边的问题。他相信,孩子们可以处理的来。

与林岳山一战,唐老没想到会这样“破釜沉舟”。当初听过了司徒的计划他便是心里没底,因为不确定因素太多。如果田野奈何不了贺晓月呢?如果林岳山不舍弃贺连博呢?如果贺晓峰一口咬死什么都不知道呢?

太多太多无法确定也不能预测的结果,让唐老心绪不宁。唯一能确认的是:司徒急了。

急,是理所当然的。几件案子串连在一起,不但错综复杂,到了确定嫌疑人的时候连像样的证据都没有。别说司徒急,哪个不急?

但是,急,也要急中有稳。这也是唐老信任司徒的原因。司徒再怎么急,也不会像没头苍蝇一样乱撞,计划虽然看似毫无章法,仔细琢磨也是有理有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