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一九七七_分节阅读_296(2/2)

当然是要自己当老板了。

不管是做什么生意,赵晓明相信,以张天亮的能力,肯定都能干出一番天地来。

但是做生意就要本钱,以她现在的入,除了日常花和还贷款之外,剩下的也不多了,而且,以他那样大男子主义的性格,肯定不乐意用她的钱,唉,到底有什么营生是可以白手起家的呢?

赵晓明一门心思为他苦恼着,也不想想以张天亮那样的性格,愿不愿意按照她安排的路去走。

大概是愿意的吧,赵晓明觉得,反正现在她说了一,他就从来没说过个二字。

老话说人的运气好起来的时候,瞌睡的时候都有人主动送枕头,赵晓明这里正着急呢,忽然有一天被她遇到了一个她绝对想不到会遇见的人。

这人就是赵晓明她老爸,赵勇华。

赵勇华是白手起家的典范,曾经穷得连饭馆里的一碗阳春面都吃不起,靠给人打零工过活,后来发家致富以后,他最爱干的事情就是忆苦思甜,整天抒发一些想当年的豪情壮志。

当初赵晓明一听他想当年就恨不得马上开溜,基本上都是左耳朵进右耳朵出,现在回想起来,真恨不得自己当初一字不漏都听进去了,现在好复制他当年的成功路。

按照赵勇华的说法,他是十几岁就出来闯荡了,走南闯北地去了好多地方,过的日子那叫一个苦,还因为倒卖老鼠药被抓到局子里去呆了好几天,又被人发配到偏远山区去劳动改造过。

一直到二十岁的时候,来到了省城,突然时来运转,抓住了一个赚钱的好机会,好像是跟了几个老板一起去开矿吧,然后就发起来了,后来一直顺风顺水,就成了腰缠万贯的暴发户,到赵晓明出生的时候,他都已经是个走到哪里都有人点头哈腰的大老板、企业家了。

赵晓明记得赵勇华说过,开矿这种事,赌的就是运气,前期大笔大笔的款子投下去了,万一挖了个空,或者矿石的成色不好,赔得倾家荡产都是有的。

当年就发生过这样的一件事,有个小老板,本来小有身家,安安稳稳地过一辈子没有问题,偏偏不甘平庸,要去开矿,请了探测队探得好好的,确实是有好矿,没想到挖下去之后,才发现只有薄薄的一层。那小老板欠了银行大笔的贷款,一时想不开,跳了珠江了,剩下老婆孩子苦巴巴地熬日子。

他赵勇华算是运气好的,开出来的矿产无论是数量还是质量都比预想中好了很多,单干这一票就赚了个盆满钵满。

不过后来他就没继续干这个了,太冒险,而且干这行也不安全,他那时候遇上了赵晓明她妈妈,娶了老婆就想安定下来,于是用这次赚来的第一桶金转行做生意,借着改革开放的春风,做什么都很顺利,这才有了后面的好日子。

开矿这种事赵晓明这些日子也琢磨过,不过还是觉得太过冒险,当初她也没仔细听她爸说,他当年开的那处矿山是在哪儿,不然的话就直接去截了他的胡了,管他什么以后呢,她自己的男人要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