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一九七七_分节阅读_271(1/2)

对于她的问题,张天亮一向是很有耐心解答的。

其实张天亮一早就觉得,要想发展家乡的经济,仅仅他们香坪坝有了发展,那是不够的,一来地方不够大,二来人手也不足,远远不能适应发展的需求。

因此他的想法是,把整个三江乡联合起来,做大做强,发展一个大三江集体经济。

张天亮把这个想法跟公社林记也认为想法不错,但是他们以前吃过集体统筹经济的亏,现在好不容易分田到户,看到一点希望了,集体决定不插手各个生产队各自的发展,让张天亮自己去跟各个生产队商量,让他们自己决定要走哪一条路。

张天亮原本以为这事不难,毕竟他们村的发展有目共睹,香坪坝村民的富裕是整个三江乡,甚至整个金山县都是首屈一指的,他就不信别人就不想也过上这样的好生活。

没想到一个个生产队谈下来,却让他失望了,有的是不想揽事,觉得这样把田都分下去了,大伙各干各的,人均入水平明显可以看得到提高,生产队长当得安安稳稳的,不愿意再去折腾。

也有的根本就不相信张天亮的资|本|主|义道路可以一直走下去,说不定哪一天国|家政|策一变,这些全都要被推翻了,还是老老实实地随大流比较好。

总之都是持观望态度的多。

大岭村刚换了一个生产队长,也是一个血气方刚的年轻人,叫杨正松,张天亮瞧着他不是一个墨守成规的人,便放下两个村子的成见亲自去找他,想要说服他一起干。

可这杨正松也太有志气了,他是想干,但并不想跟香坪坝合作,而是自己干。

所以,大岭村也跟在香坪坝的屁股后头,上马了一个化肥厂。

但是大岭村的情况跟香坪坝不一样,经过了分田到户,大岭村的人心都散了,大家都只想着自己家里的一亩三分地,并不把村里的化肥厂当成自己的家业,这干劲首先就不一样了。

再加上大岭村化肥厂的技术力量也要差上一些,生产出来的化肥质量不够好,销路打不开,只能是不死不活地勉强维持着,急得杨正松白天吃不好、晚上睡不着,整个人都瘦了一圈。

张天亮就是想趁这个机会,把大岭村作为突破口,首先拢到他的大集体经济中来。

反正这是唯一能救他们那个小破化肥厂的机会了,他就不信杨正松到现在还想不通这一点。

许多大道理赵晓明虽然不太懂,她只知道她家男人现在想要做的是一份十分伟大的事业,有梦想的男人真的好帅啊!车窗外的风景在不停流逝,只有他的脸部的侧影停留在眼前,高挺的鼻子彰显出性格的坚毅,赵晓明忍不住伸出手,点了点他的鼻尖,心中是浓得化不开的柔情。

张天亮被她弄得有点痒了,抓住她的手:“别调皮。”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