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一九七七_分节阅读_54(2/2)

然而,赵晓明的步子很快就顿住了,她看到了那一群甩着欢快的脚步朝她跑过来的孩子。

“赵老师、赵老师!”孩子们高兴地跟她打着招呼,她张开口,批评的话却怎么也说不出来,因为每个孩子的手上或者背上,都抱着或背着一捆柴禾,献宝似地跑到她的跟前,“赵老师,我们今天捡了好多柴禾。”

赵晓明眼眶一红:“谁让你们去捡柴禾的?”

孩子们面面相觑,最后春燕开口:“不去捡柴禾我们烧什么呀!”

对呀,不捡柴禾烧什么呢?她赵晓明并没有这样的本事,可以变出烧不完的柴禾给他们用,不过想到孩子们的安全问题,她还是忍不住板着脸说:“那也不能不跟老师说一声就出去啊,要去捡柴禾可以,但下次必须要老师跟你们一起去,还有,不许去太远,大家也不能走散,大孩子一定要多看着小孩子一些。”

“知道啦!”孩子们知道老师是为了他们好,很快就轻松起来,“我们从小就在山上长大,山上都很熟的,不会出事。”

赵晓明严肃地说:“你们在学校一天,我就要为你们的安全负责,都必须听老师的话,知道了吗?”

“知道啦!”孩子们又一起回答。

回到学校也已经快要到了上课时间,孙友梅已经把教室的门打开了,大部分学生也已经回到了学校。

因为是开学第一天,按照计划,先举行了一个简单的开学典礼,然后全体同学一起搞了一场大扫除,一个上午就过去了。

中午学生们根据家里路途的远近各有不同的安排,有些家里近的,一到放学时间就飞快地跑回家,干各种各样自己分内的家务活,一直到下午开始上课才赶紧跑回来。

有些家里太远的,干脆就不回家了,早上带了午饭,中午也不管凉不凉,胡乱吃了就算一顿,有些勤快的还趁中午的时间出去捡柴禾,捆成一捆堆在教室外面,晚上放学再背回家。

中午赵晓明跟孩子们聊天,终于明白了这些孩子们为什么都那么会干活,因为基本上每个农村的孩子,从五六岁开始就被安排了每天必须完成的家务劳动,不做完就不许吃饭,所以这些小学生们,哪怕只是一年级,也已经是干家务的一把好手了。

比如一个叫做雪珍的个子小小瘦瘦的四年级女生就告诉赵晓明,她每天早上五点就要起床,先上山割一担猪草回来切好,然后烧火做全家人的早饭,熬好猪食喂了猪,把家里的鸡放出来让它们自己找食吃,把院子打扫干净,这才能出门上学。

中午要赶回去做全家人的午饭,把全家人前一天换下的衣服洗干净晾好。

而傍晚一放学,就要先上山去捡一捆柴禾回家,做好全家人的晚饭,照顾好弟弟妹妹吃饭洗澡,然后才能睡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