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142(2/2)

薛涛指了指地图上的曹州图标,轻叹道:「由于呼延灼的轻敌冒进,企图深入更远更深的敌后,错失了围歼方猛残兵的良机,致使近七万人的南宋残兵得以逃回后方,方猛军最终打成了击溃战,南宋军兵力损伤不大,李纲的战略意图也完全达成,最终将战线固定在了曹州一线。

」「是啊。

」我亦凝声道,「李纲大军突然加速从毫州北上,一夜之间跨过了百里之距,牢牢地压住了林冲的讨逆军团,现在再想让林冲大军收缩回防已然来不及了!如果强行撤退,牵一发而动全身,后果不堪设想。

现在看来,把战场定在曹州一线,李纲蓄谋已久啊……」薛涛轻声道:「把战场定在曹州一线,这原也是我军的布置,但万没有料到镇东将军苏轼居然会在十天之内被史文俊全歼!这样一来,讨逆军团的侧翼是完全bào露在史文稿俊的兵锋之下了,看来我们低估了史文俊其人,更错估了李纲和苏轼之间的关系,早知如此,应该让关胜的禁卫军团东进,与苏轼互为犄角之势就好了。

」我失望地呻吟一声,知道现在再后悔已然与事无补了,便问薛涛道:「现在关胜的禁卫军团开进到什么位置了?」薛涛指了指地图上的林州图标,说道:「关胜的禁卫军团已经在林州一带布防,与林冲大军相去不过百里,急行军一昼夜即可赶至!史文俊在歼灭苏轼之后并未借机西进围困林冲,而是就地驻扎休整,静待关胜军团前来,看起来似乎是有意将关胜军团调出汴梁啊。

」「嗯。

」我点点头,将视线从地图收回,凝声分析道,「史文俊此举只可能有两个意图,其一,便是将北宋主力悉数调上前线,李纲要借此一战全歼我北宋主力,如此乾坤鼎定,万里江山将尽归南宋!其二,便是李纲还有不可告人之yīn谋,意欲趁我汴梁兵力空虚之机,采用奇袭之机,倒与你我想出来的办法不谋而合。

」「这两种可能性都很大!」薛涛亦分析道,「在彻底解决了苏轼的镇东将军府之后,史文俊已经没有了后顾之忧,便可以和李纲合兵一处,以八十万对林冲关胜的四十万,兵力上占据压倒性的优势,以李纲之能一举而定也并非不可能!而奇袭汴梁,诱惑更大,可能性也就更大了。

」我苦恼地抓了抓头,有些懊恼地问道:「那我们现在该怎么办?该做些什么呢?」「我们现在有三条路可走!」薛涛静静地望着我,清脆地说道,「分为上中下三策。

」「我要先听上策!」我直直地望着薛涛的美目。

「上策就是按兵不动,静待李俊将军连好所有战船,然后悄无声息地出海,顺海路南下,趁敌不备一举攻占临安,施行斩首行动,让南宋不战自溃。

」我有些呆呆地望着薛涛,问道:「那我们便不顾处于劣势的林冲和关胜军团了?还有汴梁的空虚也不闻不顾?」第八卷平定江南第二章鏖战(下)「这便是中策和下策了。

」薛涛平静的声音没有任何感情的波动,显示出她此时良好的心境,「中策便是等待林关和李史陷于乱战时,从侧后杀出,御林军虽然只有三万人,但火枪威力巨大,足以改变整个战场的态势。

至于下策就是夫君率御林军回返汴梁,这样一来虽然缓解了汴梁防御空虚之虑,却也落得个只能坐等前线厮杀结果的无奈局面。

」我灼灼地望着薛涛,心里开始急速地盘算。

下策是绝不考虑的,姑且不论李纲是否知道我的御林军已经离开汴梁,既便知道了,应伯爵也向我保证过,既便遭受十万大军的围攻,也可以坚守半年以上!况且汴梁承平越久,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