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131(1/2)

们给本将军闪开。

」被我晴天霹雳似的一声大喝,走马灯似地厮杀中的三将不自禁地停止了厮杀,掉头向我望来,便是董平也暂时忘记了要杀我的事实,有些出神地望着我,不知道我要说些什么。

我凝住目光,深深地盯着董平乌黑的眸子,森然道:「董将与本将,同为大宋将士,纵然要杀本将军,也得有个理由吧?」董平目光一厉,森然道:「乱臣贼子,人人得而诛之,何需理由?」「哼!」我冷冷一笑,朗声道,「我西门庆做事向来问心无愧,如果董将军当真有杀本将军理由,不需动手,本将军必自裁以谢天下!」我这番话说得慷慨激昂,声如裂帛,连周围的禁军轻骑也听得一清二楚。

董平更是耸然动容,深深地盯着我再不言语。

旁边的关胜更是作色道:「关某为人,董将军素来深知!关某像是那种趋炎附势的卑鄙小人吗?董将军,要留便连关某的命也一并留下。

」董平脸上再度色变,转头深深地望着关胜,脸上的神色渐渐地开始凝重起来。

我心中一喜,看来董平已经有几分相信我的话了,正所谓打铁趁热,我接着说道:「董将军若是不信,可绑了本将军前往茂林相见林冲将军以及童公公。

」董平脸色一变再变,yīn晴不定。

我紧张地盯着董平脸上神色的变化,脸上神色却是镇定如常没有任何变化。

良久,董平始才长叹一声道:「大将军可即速返回汴梁,茂林再不要去了。

」我心中一动,霍然望着董平,心忖董平此言必然大有深意!莫非林冲大军真的已经发生了不可预测的变故?董平虽然相信了我的话,认为我并非乱臣贼子,但他仍然反对我前往茂林,显然是认为我前往茂林会有危险。

我真诚地望着董平,诚恳地说道:「董将军,可否实言以告军中究竟发生了什么事情?董将军为何认为本将军不宜前往茂林?」董平再叹道:「末将一时半刻也是说不清楚,大将军可速离,迟则生变!」正说话间,原本紧紧围住我们的禁军轻骑忽然从一侧裂开了一个缺口,一名太监在十数名大内侍卫的护卫下骑着高头大马冲了进来,太监yīn恻恻地掠了董平一眼,冷然道:「董将军,为何还不将西门庆这乱臣贼子拿下?却在这里泡磨菇?」董平脸色一变,再度跃马挺枪向我冲来,嘴里大喝道:「逆贼休走,再吃我董平一枪!」关胜和张清脸色一变,拍马护在我面前。

董平堪堪冲至关张二将之前,陡然间拔转马头,手里的jīng铁长枪已经如毒蛇出洞,霎时洞穿了那太监的咽喉,血光飞溅中那太监竟是连哼都没有哼一声便翻身从马背上栽落,一命呜呼!董平既杀了太监再不手下留情,手起枪落,在太监身后的侍卫反应过来之前,已经接连挑落了三名侍卫。

其余的侍卫终于反应过来,发一声喊试图冲出禁军轻骑的包围,却被董平一声令下团团围住,很快便被屠杀殆尽。

我目瞪口呆地看着这番变故,感到满头雾水,根本不知道究竟发生了什么事情。

董平杀光了所有的侍卫,这才翻身落马,大步走到我面前,单膝跪地,朗声道:「末将董平,拜见大将军。

」我急忙上前扶起董平,连声道:「董将军快快请起。

」心中的高兴却委实无法以言语来形容,真可谓水穷水尽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我怎也没想到,居然能这么快便获得董平的谅解!化敌为友。

「董将军,这究竟是怎么回事?」我扶起董平,问道,「本将军都有些不知所措了。

」董平嘿了一声道:「这话说来可就长了!大将军可曾记得,这北伐大军真正的统帅并非林冲将军,而是童贯老太监?」「记得!」我老实地点头道,「童贯还是我举荐的呢,当时情非得已也是无可奈何。

」董平似笑非笑地看了我一眼,叹息道:「大将军一句情非得已,却累得我数万禁军将士血洒沙场呀……唉,这个童贯,行军打仗根本一窃不通,却偏偏喜欢发号施令,胡乱干预林将军的部署,结果自然是可想而知。

」我颇感汗颜,还真没想当紧为了打压司马光讨好童贯,一时举荐了童贯出任北伐军统帅,却给这些将士带来了一场灾难。

「这也就算了,凭我二十万禁军的奋勇杀敌,纵然计划被童贯打扰得七零八落,要击溃晁盖的几万乱军却根本就是小菜一碟!」董平摇头道,「但坏就坏在这个童贯,不但自己胡乱干预林将军的部署和计划,便是他麾下的那伙太监也被分派到各旅各卫,对各旅各卫的统兵将领胡乱指挥干预,还成立了所谓的宪兵队,一旦领兵武将不服便可当场斩杀,已经十几位将领做了这些阉货的刀下亡魂了。

」「什么!?」我大惊失色,望着董平道,「那这仗还怎么打?」「可不是么!」董平叹道,「若非这些阉货干预,歼灭晁盖那里用得着这么长的时间,更无需白白牺牲数万兄弟的性命,嘿,我董平从军以来还从未打过这般窝囊的仗啊。

」我心下凛然,望着董平道:「如此说来,这禁军大权已经控制在童贯手里,林冲将军已然被架空了,是吗?」董平黯然道:「童贯毕竟是真正的主帅掌握生杀大权,林将军只是副帅只能听令行事,虽然兄弟们愤怒莫名,但没有朝廷的命令,大家如何敢妄言犯上?」我听得心中一沉,如此说来,这二十万的禁军大权居然落到了童贯手里!在汴梁的时候,我和童贯虽然曾经狼狈为jiān、沆壑一气,但那是因为我们有共同的敌人,可眼下局势风云变幻,赵佶的大旗已经倒下我也成了炙手可热的实权人物,顿时便和童贯站在了对立面,这厮会如何看我委实不得而知!将心经心,如果我是童贯,在得知汴梁发生的所有大小事情之后也断不会心甘情愿带着这二十万禁军回返汴梁的,最理想的做法莫过于割据一块地盘做自己的藩王!莫非这只是童贯一时性起想做藩王,而与薛可儿全无相干?但我连自己都无法说服,根本就不相信这样的推测。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