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焚香祭酒 完结+番外_分节阅读_123(2/2)

郭嘉思忖了片刻,想起刚刚婴孩嘹亮的哭声:“大钧播物兮,坱圠无垠[1]。就起名马钧吧。”

没什么文学细胞,对诗词一窍不通的崔颂:“……嗯。好名字。”

事实上他压根不知道郭嘉说的那句是什么意思,却面不改色地称赞,毫无节操。

古人不管给什么起名都要寓意、意象、立志、引经据典……他这个伪古人简直心累。

不过话说回来……马钧这个名字,好像有点耳熟?

马于榔同样没听懂郭嘉的前半句,他的关注点在另一样事上:“随我姓?”

他无比惊讶,甚至有些惶恐。

郭嘉道:“有何不可?”

“可我,我是罪人之后……”马于榔压下声,艰难地挤出后半句话,“若要他跟从我的贱姓……”

“何为贱?”郭嘉肃容,“天不罪人,而由人定。这天下从来没有天生的罪人,哪怕被定了重罪,也未必真的有罪。”

“贩夫走卒,纳鞋织席之徒,为生计忧;倡伶优人,乐工百师,各传其技,莫非贱乎?纵被千万人轻蔑,难以昂首,亦可坚守本心,振其衣,濯其足,又与他人何干?世上未有贱者,不过自我轻贱罢了。”

这不是崔颂第一次觉得郭嘉的三观与现代相合了。他在心中给郭嘉点了32个赞。

谁能选择自己的出身呢?难道出生在贫困的家庭,或者家里长辈坐了牢,就要被一棍子打死,活该接受别人的白眼吗?

郭嘉的这番观点,别说在阶级严苛的古代要被当做异端,就是在现代也十分难得。

要知道在讲究(相对)平等的现代,尚有不少人仗着自己有钱,不把穷人当人,视人命为玩笑。

打骂流浪汉,对服务员颐指气使,瞧不起环卫工人,自视高贵……这些还算轻的。我爸爸是某刚,我爸爸是某江,小心我叶良辰让你混不下去……每年都有同等脑缺钙的大爷成为热门话题,登上各版头条。

崔颂绞尽脑汁从高中语文课本上扒拉下一句古文:“王侯将相宁有种乎?”

汉朝开国皇帝刘邦年轻时还是穷得叮当响的小混混,黥布也被刺过面,后来做了异姓王,要不是因为叛乱被杀,也算是一跃成为人上人,当得励志的典范了。

听了郭嘉与崔颂的话,马于榔大受触动,再三向二人道谢。